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作者】 韩 杰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相较于其他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趣味性更强,因此收获了小学生的一致好评。总结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内容以动手实践为主,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能够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本文有针对性地列举地列举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时间活动;资源开发;课程创新
  一、前言
  自从进入到新课改阶段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明显提高。此门课程具有独一无二的教育价值,不仅能够开阔小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且还可以帮助师生释放学习压力,在集体环境中展开高效沟通,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顺利形成。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有的教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活动教育意义的发挥。为此,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从不同渠道、不同途径着手来开发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资源,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入生活元素,创新教学资源
  小学生群的生活经验相对匮乏,他们更加容易对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资源时,应当以此为契机,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合理选择适合的生活元素,丰富实践活动内容的同时,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进而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更高的期待。
  例如在教授“水果大观园”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用以下的开场白作为课前导入,将此堂课程的教学主题与主要内容告知给学生,并顺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水果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与营养,你们对水果的种类了解多少呢?下面请跟随老师一同游览‘水果大观园’,看看其中是否能够找到你喜欢的水果。”随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屏幕中向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水果图片,并随机挑选一些水果,分别介绍其特点和营养价值,如香蕉中含有大量钾元素,不仅具有较强的饱腹感,同时还能够预防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出现;苹果则富有“水果医生”的称号,其中所包含的纤维物质能够加快肠道蠕动速度,有效缓解便秘,提高人体消化能力。当学生初步掌握常见水果的功效后,教师可将其分为多个活动小组,要求各个小组自行设计并制作出水果拼盘,并说出水果拼盘的设计理念与搭配心得。如,有的活动小组会根据水果的颜色来设计拼盘,保证美观度;有的小组会根据水果的营养元素来搭配拼盘,为身体补充能量;还有的小组则会根据进餐的时间来搭配拼盘等等。
  三、坚持以生为本,升华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组织、引导、服务功能,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根据他们的喜好来合理调整实践活动方案。争取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地参与其中,并有所收获。此外,教师还要负责掌控好实践活动的开展节奏,经常性的“停下来”,带领学生一同复盘所掌握的知识信息,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将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内化吸收。
  例如,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进餐时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浪费粮食行为,如果此时只是硬性要求学生不要浪费粮食,虽然他们会在老师的看管下去纠正行为,但却无法将这一举动变成生活中的好习惯,在脱离老师与家长的管束后,这些学生的浪费粮食行为仍然存在。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契机,组织学生参与一次“走进粮食世界”的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的内容包括粮食种植、生长、加工、存储等多项环节,学生将直观地看到,看似唾手可得的粮食,却需要历经如此多繁杂的工序才能够来到我们的餐桌上,其中的每一项步骤中都蕴含着人们的汗水与努力。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应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带领学生观看非洲贫困地区儿童的生存现状,让他们直观地看到,这些与自己同龄的孩子们,每天都挣扎在温饱线上,自己扔掉的粮食,在他们眼中就如同是至宝一般珍贵。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到,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并将这一举动与自己合而为一。
  四、立足价值体现,开发劳动资源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十分渴望得到他们的重视与认可,尤其是在被人需要时,孩子们将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自豪感。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当立足于价值体现,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进一步理解身处于各个领域中的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人生价值。例如,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保护人民,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哪怕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也在所不惜;医生的价值体现则在那张窄窄的病床上,他们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与虔诚的服务态度,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帮助他们战胜病魔,重获新生。而小学生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虽然力量薄弱,但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他们,进行奉献。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来到敬老院中为爷爷奶奶送去爱心。在敬老院中,有的学生帮助爷爷奶奶收拾卫生,将他们的房间打造得干干得干干净净;有的学生则帮助老人剪指甲、读报纸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关心。此次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无私奉献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公益劳动意识,在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地投身到公共事业中,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慧,刘延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4):61-62.
  [2]黄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44-145.
  [3]项秀兰.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J].家长,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