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初探

【作者】 刘 近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实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里……”在我工作的几年中,从课堂上单一地评价“很好”“你真棒”到现在的灵活多样的及时评价,从阶段性的评价到现在的点评式评价,我越来越发现评价对于每一个孩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则短短的评价,传递了深深的师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架起的一座座理解的桥梁,建立的一个个合作的纽带,敞开的一扇扇心灵交融的窗户。这种爱,有时浩如大海,广博深邃;有时细如纤丝,润物无声;有时又似阳光,撒遍每一个心灵的角落。
  作为时代的标志,现代教育已经从知识本位跨越到了以人为本的阶段,我们的教育教学已经从只重视知识的开发进入了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和潜能开发的领域。发自教师真心的充满感情和期待的评价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方式,能正确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个性,增长才能,明确而坚定地引导孩子们到教学活动中去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采访一些老师,问:“你爱学生吗?”90%的教师都说“爱”,问一些学生:“你感受到老师的爱了吗?”只有10%的学生回答“感受到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个性突出,又不服管教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也着实让我们头疼。其实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转变角度,转变角色,洞察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及时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善用评价语言,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每一句来自心灵的声音……
  一、细雨润物法
  在评价中不能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而是讲究“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的方法,用热心、耐心、诚心去感染学生、滋润学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案例一:小T是一个聪明的小女生,好动,顽皮,接受能力强,但就是粗心。当这种情况出现多次以后,鉴于她的自尊心强的特点,我是这样对她评价的:“每次学完新的舞蹈动作,老师都在你身边等五分钟,你知道老师多想你能再仔细地练一练,对照老师的动作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啊。可你总是使老师一次次失望,以后能和‘细心’交朋友吗?等着你!”小T听了很不好意思,脸红红的……老师的话如涓涓细流,如春风沐浴,你说这位孩子还能不细心吗?
  二、真情化冰法
  每个班级都会有个别特殊的后进生,他们的言行常常会给班里思想工作带来许多困扰。如果教师在评价中居高临下,动辄训人,这些学生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或者觉得自己的存在对班级不重要。其实,这些学生只有用情感的暖流去融化,既不能歧视,也不能忽视,要鼓励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案例二:小H是个个性唯喏,极少讲话的学生,学习不太好,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不管和谁说话声音都小的让你听不见,看人的时候缩着脖子,不能正视他人的眼睛,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对他我是这样评价的:“你整天愁眉苦脸,看得出你很伤心。其实,不是同学们不和你交往,而是你太不自信了。要知道,你创编的歌词很多同学都下课传唱,既合辙押韵,又唱出了同龄人的学校生活和课余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优点吗?如果你能乐意和大家在一起,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想试试吗?”正是从这真情化冰的语言中,孩子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老师在始终关注着她,关心着她。几次这样的谈话之后,这位学生逐渐变得开朗、活泼了,有一次还把知心话偷偷地告诉我呢!
  三、特长展示法
  教师在评价中要善于发掘学生各方面的特长及其潜力。如有的学生长于语文,有的长于数学,有的酷爱音乐,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是田径运动的好苗子,有的则是手工操作的能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使他各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案例三:小M是我的学科小助手,也是学校的艺术骨干,每次有活动的时候我都可以很放心地交给她去完成,因为她仔细,想得周到。可是这个孩子的不足之处是:老师说一样,她完成一样;老师不说,他就不会大胆地开展工作。对于小M,我给她的评价是这样的:“你做事认认真真,老师交给你的事总是很放心,同学们都夸你是个热心的好同学。你这学期还被评为校‘艺术新星’,真了不起!要是你能在工作中再大胆些,那就更出色了,能做到吗?”有了老师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期待的目标,小M不但继续保持特长,而且各方面的表现更出色了,可见评价力量是无穷的。
  四、成功体验法
  案例四:小C这个男孩子非常热衷于参加文艺活动,但由于学习不好,老师们有一些反对意见。这次集体舞比赛因为缺人,所以我又想到了他。让我欣慰的是他在排练中非常刻苦,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个动作跳的都比别人卖力,每次表情最好的是他,场上表现力最强的也是他。比赛结束后我对他说:“经过你和大家的不懈努力,这次集体舞比赛我们取得了市、区一等奖的好成绩。这里面有你的功劳,老师很欣赏你。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这股劲儿,一定也会取得好成绩的,加油!”这就是成功体验。通过教师的提示和点拨,后进生经过独立思考,认真刻苦钻研,完成好某项任务,使学生通过成功体验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五、扣动心弦法
  案例五:小G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婚后,父亲在国外打工,他寄住在伯伯家里。老师们都反映他很调皮。小G的缺点就是爱打人,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他想和别人玩儿,别人不理他,他就打人家,强迫别人和他玩儿。因为他从小缺乏亲人的关爱,所以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喜欢你”“我想和你玩儿”。针对小G的这种表现,我是这样评价的:“小G,每次老师看到你的画都很高兴,替你感到自豪,画面充满了想象力,颜色涂得又漂亮,大家都很佩服你。如果你一直这样坚持下去,大家都愿意和你做朋友。有时候小朋友说你打人,其实老师知道你不是想打他们,而是想和他们一起玩儿,对吗?可是用这种方式是不行的,打人只能让别人不喜欢你,不愿意和你玩;如果你想让小朋友们喜欢你,就要首先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拉拉他们的手,一起做游戏,或者跟他们说‘我们一起玩好吗?’‘我来帮帮你吧。’这样大家就愿意和你一起玩了……”小G敏感脆弱,行为有一定的攻击性,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许多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的做法(行为)对不对,只是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引起大家的注意,当他自己独处的时候,又黯然不知所措。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采取扣动心弦法,细致、全面地观察,采用“肯定+提示”的评价语言进行指导,针对其所出现的行为偏差,进行准确有效的帮助指导,帮助他形成良好的个性发展。
  六、暗示提醒法
  案例六:小W是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但她把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们的羡慕看得过重,这是不利于她完满人格的形成的,我选择了暗示提醒的评价方法,引导她从偏颇的认识中走出来。“你是个要求进步的女孩子,喜欢得到老师的赞许,可有时,一旦你没在表扬之列,会表现出那么失望的神情。知道吗?小W,有许多事情并不是非要超过了别人才是最棒的,只要你尽力而为,而且有了进步,就该非常开心。为什么不能自我表扬呢?对自己说一句话――我是好样的!这样就会信心十足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了。”
  如何使评价发挥最大的效应,那将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不懈努力的方向。许多事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成功与否,我相信,人的一生总有一些瞬间会影响终生,多年以后,当岁月的流逝模糊了孩子们人生的许多细节,淡去了许多记忆时,或许我们的几句话依然会远远相随,陪伴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