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形式下的高中技术学科思想引领

【作者】 汪仲才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井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自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更加迅猛发展。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未来,若在此方面的思想意识给不上,国家就会被动挨打。为此,加强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思想引领十分重要。
  关键字:学生;爱国;科技;思想
  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国家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句口号,落到实处首先是人才。人才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此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才有第一动力。可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培养有技术,懂管理、有创新的人才是多么的重要!
  普通高中学生是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储备库。大国工匠,高级技师,国家重大工程的管理者、创造者,甚直是科学家就会在他们中产生。在高中开设基础性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就是为了培养未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各类技术性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引领就显得特别重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关键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八个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从事技术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学生的未来。培养他们重视技术的意识,并努力学习通用及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高考形式下的高中技术学科学生思想引领。
  一、从国家兴旺发达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
  从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起至近些年,我国取得让世界各国都很惊呀的成绩。“两弹一星”成功研制;飞龙上天的空间站建立和北斗导航的成功组网;蛟龙入海的深海探测;领先世界的高速铁路组网基本建成;智能码头的成功建成;智慧农业的不断完善;智能化工厂的无人车间和现代高科战争等等的实事摆在我们的眼前。没有技术创新、没有科技创新,这此都无从谈起。回想我们国家从1949年解放以后,国家的元勋科学家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把我们国家的“两弹一星”(注“两弹一星”是指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干成功的。没有电子元器件,从废旧的电子设备上去找。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祖先留下的算盘日夜不休地去反复算。没有铀矿,他们不辞辛劳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去寻。没有研究场地,他们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撑起数不甚数地帐篷。面对风沙、严寒、饥饿等等困难。他们把国家想干的事情干成了。为此,不少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付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如在美国学成归来的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和在核爆炸中牺牲烈士等等。从这些实例中,不难看出我国从1949年解放至今取得的重大成功,如果没有我们许许多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解决无数关键技术,克服难以想象的技术困难,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的国家不可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用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来引领我们的高中学生,让他们知道提升高考成绩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爱国情怀。高中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就是培养我们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让他们在心中建立起重视技术的意识和向往。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注重技术知识学习。才能在全面实现现代化社会中找到自己为国工作的岗位。
  二、从民族兴旺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引领
  一个想要安居乐业的民族,没有自已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就是其它民族和国家的打工仔。在改革开放后的前三十多年里,我们国家的合资企业,民族工业给多少发达国家上交了专利费。我们生产的很多产品都要给老外给技术转让费,不少美元却被外国人拿走了,我们却成了外国人的打工仔。我们只是挣一点辛苦钱。为此,近些年来,国家层面深深地认识到了我们的科学技术的创新短板。因此,专门出台了很多鼓励科技创新的举错。科技要创新,人才从哪里来?我们的学生不就是未来民族工业要科技创新的后备军吗。没有科技创新作为基础,我国的重大工程何从谈起,如港珠奥大桥的建设,青藏铁路和川藏高铁的建设等等。我们工程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不知要克服和将要克服多少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今天我们的学生就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一员。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未来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重任就将落在他们的臂上。希望他们不负使命,努力学习、勇挑重担。才会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专家和大国工匠等。告之他们,世界级的一个个重大各类工程还在等着他们去变成现实。因此,我们唯有搞好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的学生明白,现在没有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科学技术,踏上社会找一个象样的工作都难,更不用说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工献。同时,告诫他们只有在高中阶段好好学习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懂得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基本思维,基本理念,才能利用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中所用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许多实际问题。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具备成为未来大国工匠、未来科学家的基本思维和理论素养。如通用技术教材中讲到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理念和信息技术必修、选修教材中学生信息技术的信息素养的建立、程序的应用思维和编程思维等等。都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从国家国防建设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引领
  国家安全有了保障,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自人类从冷兵器时代变为热兵器时代,人类战争就变得更加的残酷。从八国联军侵略我中华,二战的法西斯战争,近年来的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俄乌战争中不难看到: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没有高科技、高技术,是不能满足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的需求。因此,人们就不能安居乐业。凡是经历了战争的国家,老百姓都是四处逃亡。特别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名叫“小男孩”和长崎投下的名叫“胖子”两颗原子弹。使日本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据统计,在这两座城市,光是原子弹爆炸时造成的日本民众直接死亡就有将近二十万人。还有部分人后来因当时受了原子能辐射,过段时间也随之死去。所以,核战争千万打不得。近些年,美国为了保住自已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加紧在世界各地当起了“国际警察”。若一个国家的国防不够强大,他就会开启他的国家“机器”,想方设法地来掠夺他国的国家资源,推行他的强权。象伊拉克、阿富汗、俄乌等等国家的战争就是一个明显的典型。我们的学生是国家未来安全的捍卫者。现代战争都是高科技战争。没有技术,不懂科技,怎么去保家卫国。从上可知,国家要强大,人们要安居乐业。没有一个强大科学技术支撑的国防建设还真不行。为此,加强我们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变成实实在在的学习好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行动。掌握更多、更强科学技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国防建设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如现代战争中电子战,其是就是信息战。谁在战争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主动权,谁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四、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引领
  在航天、航海、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智慧农业、无人车间、无人码头、智慧城市、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等等领域和行业都有着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并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这此领域和行业中,需要大量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高端开发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就给我们现在高中生———未来国家发展建设的栋梁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未来自己能否成为国家所需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科学家、大国工匠。完全取决于自己今天在高中阶段对技术学科的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解。社会需求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不了多少只说,又不会做的废人。所以,我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能清醒地认识和理解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他们实现一个美好的人生价值显得特别重要。不论是通用技术,还是信息技术,所学技术,都可伴随学生终身。
  五、从家庭幸福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引领。
  一个人将来要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光靠父母留给自己的家底是不行的。若你少年不强,怎能走向社会强。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你没有技能、没有创新,不付出自己脑力或体力劳动,谁给你所需的物质来源?让我们的学生知道:在你想付出脑力和体力过程中,没有技术和技能,你又能干什么呢?一个人没有技术和技能,自已都养不活,何谈家庭幸福?
  如果一个人在踏向社会之前,有了一个很好的生涯规化,就给自己的未来家庭幸福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一个成功的男人总会得到更多美女的爱情。睿智加上美丽的女孩,那是男人苦苦追寻的目标。当然,这些只有建立在我们储备更多的技术和技术创新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人生美好的愿景。今天,我们若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明天迈向社会,就会成为社会抢着要的人才。若学艺很精,说不一定明天还是我们老师的老师。或许还是我们老师值得骄傲和仰视的人。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愿景,为同学们搭建起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我们都的赶上了一个发挥才能好时代,要想未来过上美好、幸福的好日子,唯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创新,才不负这个时代给同学们的大好机会。才能在国家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战略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必修二模块。
  [2]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模块。
  [3]来自互联网相关文献。
  作者简介:作者是一名普通高级中学的信息技术一级教师。是一名有十多年军龄的转业军人。在部队中从事的技术性工作,把青春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事业。转业后,把人生大部分时间献给了国家的教肓事业。深知从国家建立到发展至今走过的不平凡经历。若国不强则民不富,国不安则民不安道理。作者从事高中技术学科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深知技术学科对高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高中学生所学技术学科知识又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各项各业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