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叶大星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中学
【摘要】化学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掌握很多生活技能并且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关联,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关键词】化学课堂;绿色理念;策略探讨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寄予了更高期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理念。将绿色化学理念传递给处于启蒙时期的学生脑海中,在他们心里种下一粒环保的种子,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是教师传授化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
一、绿色化学理念概述
绿色化学理念即对各类化学反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成物进行有效与合理控制,使得化学反应环节中的污染物或者废气得到转化,从而生成为具有绿色环保特点的新型物质,以此来减少污染物给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达到环保的最终目的。在我国一直推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绿色化学成为化工领域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确保通过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让化学为人类生存而服务。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对绿色化学理念有深入认识,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对绿色化学理念应用带来推动。学生带着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保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即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使用有害物质产生率小的方式完成实验。学生会运用化学知识对污染物做好科学与有效的二次处理,让实验产物不具有污染性,与绿色化学理念内容相契合。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教材与生活实际的绿色理念的渗透
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应将化学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利用,并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书本中的知识进行联系,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于绿色型化学知识的合理解读。初中阶段的化学课本中涉及了许多与绿色型环境相关的知识,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教师应借助这个先天优势,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绿色型环境发展的理念,构建环保型思维。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从化学的角度对学生讲解环境污染所创造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造成危害的因素以及形成危害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到产生危害的根源,进而更好地做出相应的预防与杜绝的举措。毋庸置疑的是化学的源头是生活,因此要想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化学手段进行处理。由此可见,化学老师在进行一些化学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将生活实例进行有效引入,增强学生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疑难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绿色型化学生活的思维。
(二)精心设计实验,践行绿色理念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初中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不但能扎实掌握相关化学知识,而且能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化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首先,精心设计实验步骤,要求初中生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则,规范使用化学仪器和化学药品,不可擅自做出违规行为。其次,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及固态垃圾,将这些实验残留物放入指定容器中,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要认真清洗化学仪器并将其放回原位,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做好资源利用,传达绿色化学理念
在化学教育课堂中,教师想要向学生传达绿色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能够对化学试剂进行正确运用,可以通过做好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式传达绿色化学课堂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传达给学生化学试剂对环境的重大危害的方式,强化学生绿色环保正确观念,让学生有积极正确的环境认知以及保护环境意识,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作出努力,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
(四)巧妙设计化学作业,有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既要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还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从课内、课外以及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使其深刻感受到绿色化学的价值,增强其环保意识,使其为生态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化学作业时,需联系目标知识点,结合内容设计绿色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绿色化学理念解答问题,加深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及感悟。
(五)巧用案例,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初中化学中应用绿色化学,需要教师为学生介绍典型的教学案例,从案例中提取绿色化学原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如教师在教学"化学肥料"知识时,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氮肥、钾肥、磷肥在生产中常被农民使用,而化肥的配比却常常出错;化肥使用量若得不到合理控制,将导致土壤环境遭到破坏。教师可将其作为分组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分别分析氮肥、钾肥和磷肥超标引起的环境问题,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总结内容。让学生在探究绿色化学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分析化学肥料与环境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化学肥料使用建议。这样既能使中学生深入学习化肥知识点,又能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化学物品,并把环境保护作为解决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这不仅可以加强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运用能力。
(六)开展化学竞赛,鼓励知识拓展
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理念,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方式,还需要引入多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印象。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局限到课堂,学生很少在生活上运用到化学知识,就使得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固化了绿色化学的观念。教师可以组织绿色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绿色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绿色化学知识视野。这样能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改革时,就需要充分落实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保证绿色教学的真正落实,为绿色化学教学提供保障。全面落实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可以充分奠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永华.浅议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77+91.
[2]王藜敏.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2019(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