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浅见
【作者】 郭定富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就是教作文,学生也最怕写作文。培养好写作兴趣,抓好课内课外的积累,坚持写作实践训练,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浅见
小学语文老师感到最头痛的事就是教作文,学生也最怕写作文。每次看到孩子们咬着笔杆冥思苦想,半天都写不出几句话时,真恨不得亲自帮他写。学生为何如此怕作文?为什么作文这么难教?我们语文老师该怎样应对呢?我简要谈谈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每个人做好事情的原动力,一个人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他就一定会尽心尽力把这件事做好。兴趣可以使人不怕吃苦,可以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人不想去做呢?要写好作文,就得让学生感兴趣。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起来,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留心生活,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光有兴趣和热情还不够。有的学生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半天也写不出一句或一段话来,就是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就在于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其实作文就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名胜古迹、春夏秋冬、鸟兽虫鱼……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生活的范围。在观察时,还要用心去感悟,领悟事物的美好与本质,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不平凡的东西,不能只是单纯地搜集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养成观察习惯,发现生活之美。
三、抓好课内阅读,积累语言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习得尤其是书面语言的习得,大多数来自于课本。我们的教科书都是经过专家筛选过的,每一篇文章可谓都是优美的文章,文中那些好词佳句、优美段落都值得学生去仔细品读、积累、沉淀。因此,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内阅读时,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品味语言,学会尝试使用类似的词句,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课文里学了的好词佳句,记住了,并能够使用在恰当的地方,这就是创造。可以说,写作最初运用的语言都来自课本。因此,语文老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懂得充分运用课本资源,让学生能够取之于课本,用之于写作。
四、开展课外阅读,为写作助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的丰富信息量会增加写作的灵活性,准确地运用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单纯的课文教学只能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令人感到乏味,而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文章耳目一新,富有创造力。
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仅靠课内和生活中的积累,都可以写出不错的语句,但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铺垫与拓展,年级越高就越会力不从心。多阅读,不断地阅读,书读多了,他们的视野和见识也就越开阔,才智越活跃,思维更清晰,表达就更有力。积累丰富多彩的好词、佳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日积月累的积累不知不觉会让孩子出口成章,写作如鱼得水。
五、坚持写作训练,进行有效指导
除了兴趣和积累,还须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反复实践,加上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获得并提高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仿写。仿写就是仿照优秀范文的样子写作文,对于小学地年级的学生来说,仿写可以指明写作方向,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是非常适合小朋友们仿写的。我在教学中也引导学生多进行仿写,从仿写起步,至少可以知道写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作文的基本框架也就在了。把仿写作为写作的基础,大大减少了还不会独立写作的低段学生的压力,这样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2、鼓励学生写日记。小学生如果能坚持写日记,对写作水平提高大有裨益。耳闻目睹、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录下来就是在写作。当学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向日记本表达和倾诉时,他们的笔下还用愁没有形象生动、真实感人的内容么?写日记的习惯养成了,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言之有物,就能把作文写好。
3、上好习作“讲评”课,进行有效指导。
学生要写好作文,还需老师和家长的指导。管建刚老师的作文主张之一就是“讲评”重于“指导”,他说“讲评”是最好的“指导”,他的作文讲评课贯彻六字方针:“欣赏”“挑刺”“训练”。管老师的作文指导方法让我茅塞顿开,我也开始了仿效。比如我尝试用这种方式讲评作文《猜猜他是谁》。赏析时,我没安排赏析全篇,主要展示的佳句,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鼓励。挑刺时主要挑了这些不足:一是外貌特征没写出来,二是事件不具体,三是作文格式不规范,四是标点符号不对,五是条理不清。训练时,一是抓住人物外貌特点,二是把事件写具体,指导方法是让作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场景重现,抓准语言和动作描写。我发现这种作文后的讲评方式很受学生喜欢。以后,我会去读更多小学语文名师的专著,坚持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浅见
小学语文老师感到最头痛的事就是教作文,学生也最怕写作文。每次看到孩子们咬着笔杆冥思苦想,半天都写不出几句话时,真恨不得亲自帮他写。学生为何如此怕作文?为什么作文这么难教?我们语文老师该怎样应对呢?我简要谈谈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每个人做好事情的原动力,一个人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他就一定会尽心尽力把这件事做好。兴趣可以使人不怕吃苦,可以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人不想去做呢?要写好作文,就得让学生感兴趣。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起来,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留心生活,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光有兴趣和热情还不够。有的学生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半天也写不出一句或一段话来,就是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就在于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其实作文就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名胜古迹、春夏秋冬、鸟兽虫鱼……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生活的范围。在观察时,还要用心去感悟,领悟事物的美好与本质,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不平凡的东西,不能只是单纯地搜集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养成观察习惯,发现生活之美。
三、抓好课内阅读,积累语言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习得尤其是书面语言的习得,大多数来自于课本。我们的教科书都是经过专家筛选过的,每一篇文章可谓都是优美的文章,文中那些好词佳句、优美段落都值得学生去仔细品读、积累、沉淀。因此,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内阅读时,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品味语言,学会尝试使用类似的词句,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课文里学了的好词佳句,记住了,并能够使用在恰当的地方,这就是创造。可以说,写作最初运用的语言都来自课本。因此,语文老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懂得充分运用课本资源,让学生能够取之于课本,用之于写作。
四、开展课外阅读,为写作助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的丰富信息量会增加写作的灵活性,准确地运用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单纯的课文教学只能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令人感到乏味,而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文章耳目一新,富有创造力。
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仅靠课内和生活中的积累,都可以写出不错的语句,但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铺垫与拓展,年级越高就越会力不从心。多阅读,不断地阅读,书读多了,他们的视野和见识也就越开阔,才智越活跃,思维更清晰,表达就更有力。积累丰富多彩的好词、佳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日积月累的积累不知不觉会让孩子出口成章,写作如鱼得水。
五、坚持写作训练,进行有效指导
除了兴趣和积累,还须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反复实践,加上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获得并提高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仿写。仿写就是仿照优秀范文的样子写作文,对于小学地年级的学生来说,仿写可以指明写作方向,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是非常适合小朋友们仿写的。我在教学中也引导学生多进行仿写,从仿写起步,至少可以知道写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作文的基本框架也就在了。把仿写作为写作的基础,大大减少了还不会独立写作的低段学生的压力,这样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2、鼓励学生写日记。小学生如果能坚持写日记,对写作水平提高大有裨益。耳闻目睹、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录下来就是在写作。当学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向日记本表达和倾诉时,他们的笔下还用愁没有形象生动、真实感人的内容么?写日记的习惯养成了,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言之有物,就能把作文写好。
3、上好习作“讲评”课,进行有效指导。
学生要写好作文,还需老师和家长的指导。管建刚老师的作文主张之一就是“讲评”重于“指导”,他说“讲评”是最好的“指导”,他的作文讲评课贯彻六字方针:“欣赏”“挑刺”“训练”。管老师的作文指导方法让我茅塞顿开,我也开始了仿效。比如我尝试用这种方式讲评作文《猜猜他是谁》。赏析时,我没安排赏析全篇,主要展示的佳句,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鼓励。挑刺时主要挑了这些不足:一是外貌特征没写出来,二是事件不具体,三是作文格式不规范,四是标点符号不对,五是条理不清。训练时,一是抓住人物外貌特点,二是把事件写具体,指导方法是让作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场景重现,抓准语言和动作描写。我发现这种作文后的讲评方式很受学生喜欢。以后,我会去读更多小学语文名师的专著,坚持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改进作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