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作者】 陈 英

【机构】 四川省古蔺县白沙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地理教学内容应不仅局限于课本,而是来源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来自熟悉的社会生活,来自学生亲身的实践和飞速发展的信息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利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对于提升课堂效率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其知识涉及到自然规律、自然环境及其影响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有一些现象就是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但是有些地理知识很抽象,或者远离学生生活。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数字化,把学生没有办法亲自经历的地理现象通过图片、文字资料或者视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地理现象进行感性,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让学生探讨地理现象和解决应对或者运用自然规律的同时,理解并学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地球的两种运动,学生会更直观的认识昼夜更替的原因,也能更好地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不同。再比如学习中国的气候特征,学生理解季风气候的形成很难,如果用多媒体把我国冬季和夏季有气流运动的天气预报视屏放给学生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就容易多了。当然,教学手段和方式需要多样化,教学中处了尽量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还要尽量运用简单的模具或者自制模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地理现象进行感知和体验,然后再通过讨论归纳上升到理论规律。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用课堂时间牢牢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更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建立空间感。课标要求初中生需要知道地理事物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多角度的展示地图,运用地图引导学生进行读图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的地图获取更多地理知识,分析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前些年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相比,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我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或资料展示在媒体屏幕上,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再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既很好的教会学生阅读地图,运用地图,也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训练了学生的地理读图思维。起到很好的读图教学效果。
  地理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随时随地用地图说话,地理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地图,学会阅读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前提。初中地理学习除了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还必须学会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推理等基本地理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涉及到的相关地图知识,用多个地图相继展示出来,既便于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也避免让学生到处去找地图,找资料。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课堂效率也高得多。
  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增大课堂容量,也能够培养更多的地理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地图,可以展示图片,可以展示相关的拓展材料及视屏,学生通过这些图片和材料可以身临其境的知晓更多的地理知识。增加了课堂容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相关材料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把抽象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更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缩短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五海三洲”之地的西亚地理位置时,要让学生高效的理解霍尔木兹海峡在交通上的重要作用,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然后通过多媒体把西亚的石油分布图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说出西亚石油分布最集中的地带——波斯湾及其沿岸,然后观察思考波斯湾石油用油轮运输出来的唯一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学生就自然明白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了。这样的学习方法用时短,效果好,课堂上师生之间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和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拓展地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间接的渠道学习和探索更多的地理知识,学会更多的地理技能。还可以再现更多有趣的地理知识和问题让学生去探讨,比如学习西亚的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涉及到到土耳其海峡和黑海的地理位置时,就可以把热门话题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问题引进来,课本这部分教材没有这两个国家的位置图,这时多媒体就可以补上这个短板,充分联系热门话题,既激发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利用地理位置分析世界争端原因,还加深学生对土耳其海峡和黑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学生身边或更远的地理现象的图片或视屏,让学生学会关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形成人地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的思想。通过这些过程,让学生也体验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初中地理学习内容不多,但是要把地理学好光靠机械记忆是不可能的,实地考察也没有这么多可能的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解决地理学习中的很多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能够实现地理教学数字化。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学会更多的地理技能,起到增效减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