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 张 羽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行,新教材、新理念给生物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农村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就农村生物教学的资源、教师、家长、学生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观察与思考,探讨了生物教师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问题
  如果人生是跑道的话,初中阶段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段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短短的四年里,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日趋成熟。同时,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非常复杂,充满矛盾,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困难期”、“危机期”。这个时期里,生理迅速发育,是第二发展加速期,这种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学生具有了成人感但又处于半成熟状态,导致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同时,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发展,开始进入第二反抗期。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的转折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初中阶段如何才能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如何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际上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一句,就是面对复杂的教学实际,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
  一、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教育歧视、师资质量、办学条件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用生物知识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随着新课改的展开,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资源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现在一般认为,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地说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校内资源有教材、教师、学生、校园文化;校外资源有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城乡教育资源差别最大的是各种仪器和设备以及社会资源。在农村,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图书有限,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学生的生均占有实验仪器量和微机数少得可怜。资源的贫乏,影响了教师知识的更新,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的实践性不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的落实就打了折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也拥有很多课程资源,不说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最起码农村比城里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更近。我们教师里没有多媒体,但是在教室的窗外,有好多活生生的动植物。作为农村的生物教师,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我们要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生物实践活动、拓宽生物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教师
  农村由于人口密度比较小,一大片地区一般只有一个中学,距离城区比较远,导致生活的不便,同时由于工作环境与城区差距也比较大,所以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导致生物专业教师缺乏,由别的非专业教师来担任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因缺乏系统生物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上课难免力不从心,大多是处于一种应付的态度,讲解内容也是照本宣科,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也在所难免。与城区中学相比,农村中学规模都比较小,一般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生物老师,甚至有的生物老师一人带两个年级,所以集体备课基本等于没有。针对这些情况,生物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利用各种途径来进修和学习,并且加强和其余学校的同行之间的交流。因为在农村,教师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科综合素质,乃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还要好。教师的角色是多种角色的组合,即多元角色,教师要开发好自身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使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提升。
  三、家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家长的素质也明显提高了,也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关大人的事;有的则认为孩子的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自己管好孩子穿衣吃饭就好了;还有家长认为作为家长觉得自己管不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是没用的,也就用去管孩子的教育问题了;也有不少的家长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时间有限,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简单的辅导,也不会请家教进行辅导;有的甚至认为孩子能不能读书要看自己,要是没有能力读,就去打工,还可以早赚钱。我们知道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家长的行为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教育理念。同时由于很多农村家长长年在外打工,许多孩子隔代抚养,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学校管不了,家中没人管,导致了比较恶劣的后果。相当多的家长对生物学科的态度不正确,认为生物科是“副科”,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最典型的例子是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位家长,在离中考还有一周多的时候,仍然坚信自己的生物学得不太好的孩子很聪明,对生物这样的“小学科”,下功夫学,两三天就能学好了。这就需要老师多和家长沟通,或者在学校里举办家长学校,来指导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法,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学生
  由于农村家庭的多样化,也造成了学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很早就能帮助父母做家务,甚至参与田间劳作,见证了春耕秋收;有的学生却由于家长的溺爱,连院子里的菜地都没进去过。教师不考虑学情,课堂效率是不会提高的。这就需要教师走近学生,用心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备课,选择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模式,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城里学生达到同一个水平,这并非一日之功,甚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如果每一名农村教师在新课改中能作到结合农村的实际,开展好教学,让教学达到有效甚至高效,那么这个任务也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刘满希,展红.给生物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9.
  [3]肖成全等.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晶.有效教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