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作者】 陈 宇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马家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要懂得音乐教学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音乐知识,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重新喜欢上音乐课,那么,就要从学习音乐兴趣做起。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兴趣;体态律动
  一个发展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要从小培养孩子喜爱艺术,喜爱音乐的情感。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呢?从教六年,我在这方面小有心得,现在就做初步的探讨。
  一、利用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性学习是小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合作意识群体意识。现阶段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各科教师所采纳,实践表明,与各自学习的班级教学方式相比较,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之后,在反应速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音乐教师可以改变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在小学音乐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成效。首先,在合作性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时应该注意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保障每个人都在小组内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由讨论,整合小组的意见,在班级中发言。通过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每个小学生都有话可说,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其次,小学教师在采取合作教学时,应该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音乐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过分压抑的教学环境并不是音乐教学的本质,合作性教学方式是增强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二、课堂有效提问,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提问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能广泛囊括内容,又能明确指定达成课程目的和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操作程序。只有有效提问,才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小学低年级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课堂上四十分钟是很宝贵的。所以,在教学提问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他们的注意力,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语言精练准确,还可以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蜗牛与黄鹂鸟》一课的教学,当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曲调、体验了歌曲的意境、享受了合作的快乐后,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蜗牛与黄鹂鸟谁能先爬到葡萄树上啊?谁能先吃到葡萄啊?”学生开始议论,有的说“蜗牛先爬上树”,有的说“黄鹂鸟先吃着葡萄”,“可能蜗牛先吃着葡萄”……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起来。在问题的回答中,学生们增强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新疆舞曲》的`课堂上,教师播放着有关新疆特色的课件,听着《新疆舞曲》的旋律,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新疆的乐器店,逛新疆的自然风光,品尝新疆的瓜果。在对新疆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范跳几种不同民族的舞蹈,提问:同学们对新疆的了解有哪些?会唱几首新疆歌曲?新疆舞蹈的风格是什么?……不知不觉中歌曲学会了,作品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课堂教学渗透生活,提高音乐课人情味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生活现象,学生也会格外感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数鸭子》时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歌曲表演时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很多同学都喜欢动作表演,这样既生动形象又容易记住歌词,在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学会了新歌曲。在创编歌词环节,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其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这些都源于生活教育。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們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总之,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虑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励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实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全面提升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