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大卫,不可以”

【作者】 郑爱萍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基于《指南》理念对“悖”于常规的活动启示

  班上每一个看过绘本《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卫。绘本中的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而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个天真无邪、有着无穷想象力、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大卫在他游戏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让我想到了在我们的幼儿活动中的一些有“悖”于常规的案例,却藏着促进幼儿发展的秘密,我们是不是也像大卫妈妈一样“不可以”呢!
  一、案例观察:倒爬滑滑梯
  户外游戏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每当开展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就像是一只只放飞的小鸟,快乐而自由地玩着各种游戏。
  滑滑梯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游戏活动。中班的孩子到园已经一年多了,对于滑滑梯的游戏规则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一般都会排好队,一个一个爬上去,再依次滑下来。
  这一天的户外活动刚开始没多久,我就发现阳阳和几个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后又从滑梯一侧踩着光滑的梯面向上“攀登”,可是被从上面滑下的彤彤一推,就一起从上面滑下来。我正担心他们有没有弄伤,急忙走过去,却见他们两人哈哈大笑起来。见我走了过去,阳阳有些担心的耷拉着小脑袋。
  “老师,阳阳他们倒着爬,不遵守游戏规则。”“老师,他们这样玩会挡着我们的。”看到我过来,孩子们纷纷开始“告状”。阳阳他们几个也弱弱的说:“老师,这样的玩法真没劲,我们都玩够了。”
  “不可以!”
  这句话似乎就在我的嘴边,但我回忆起了孩子们近段时间的游戏场景,对于滑梯的喜爱不如从前了,每次玩的时候,小朋友们还总是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从滑梯向上爬!我决定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很多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喜欢。”“是真的喜欢吗?可我刚刚听到有小朋友说没劲呢,你们觉得呢?”
  这时,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我意识到他们对于一直以来排队按次序的玩法感到了无趣,那么从下往上爬可不可以呢?安不安全呢?不言而喻,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从下往上爬更具挑战性,能帮助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想了想,我觉得与其让孩子们偷偷往上爬,不如做好安全防护,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让孩子们光明正大的倒爬滑梯。
  “那你们觉得怎样玩才又好玩又安全呢?”问题一出,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我们想倒着往上爬,我们会一个一个的。”“我们还可以比赛!”
  于是,惊喜就出现了。
  镜头一:阳阳是最先冲到前面排队的,也是第一个走上了攀爬的“赛道”—滑梯。只见他双手用力的拉着边缘,用力的向上攀登,小脸涨得通红,却丝毫没有放弃。终于,他攀登上了滑梯上面的平台,那一刻骄傲得如果获得了世界冠军,如同征服了全世界。
  镜头二:彤彤是个能力较弱的女孩,还有些微胖。轮到她时,却屡攻不下,几次都是爬了两步就滑了下来,于是一场“救援行动”开始了。只见俊波站到了边上,大喊一声“我来帮你”,便用手使劲的把彤彤往上推,另外的孩子也过来帮忙,站在滑梯上面的孩子也趴在平台上使劲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彤彤拉上了“峰顶”,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镜头三:在两组比赛中,孩子们为了加快速度,竟然一个同伴还没到达“峰顶”,另一个攀登者已经登上了“赛道”,可前面的孩子不小心滑了下来,只见后面的“小小攀登者”紧紧的抓住边缘,一侧身,前面的孩子就滑了下来却丝毫没有影响后来的“攀登者”……
  二、启示反思,“逆行”中的发展
  不可否认,在滑梯上“逆行”有悖常理,可结合幼儿的活动细悟《指南》,却不难发现,在“悖”的背后却藏着促进幼儿发展的秘密,如果强硬的“不可以”,也许就错失了促进幼儿往更高水平发展的教育契机。
  (一)最近发展区,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其建议中也提到,要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相较顺滑而下“倒爬”滑梯应是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滑梯倒爬上去,孩子们或抓住边缘向上攀登,可手拉手推,这些都帮助幼儿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促进了平衡能力与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历尽艰辛终于倒爬到滑梯顶端时,孩子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促进其个性化和社会性的发展。从孩子们兴奋而专注的神情中我们不难看出,“倒爬滑梯”正是符合孩子们发展的需要,才使得孩子们有了如此大的兴趣。作为一名智慧的幼儿教师,应当善于观察,从幼儿兴趣着手,捕捉幼儿活动中的教育契机,支撑幼儿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建构新的经验,从而获得健康的发展。
  (二)相信幼儿,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滑滑梯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已不满足于玩腻了的“常规”,“逆行”便闪耀着幼儿智慧、创造与勇敢的火花。
  其实,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记得之前我曾写过的《一座“雄伟”的桥》教育案例,记录了舒少小朋友的故事。舒少小朋友在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中不满足于“常规”的“爬梯”“过河”……最后用搭建的材料和和小伙伴们搭起了一座“雄伟”的桥,让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作为教师不应当以“常规”的名义将幼儿的创造性活动扼杀在摇篮中,而要不断的支持,引导幼儿,让他们的活动能够安全的持续进行,让幼儿在探究与尝试,想象与创造中快乐的学习。同时,也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
  其实,将《大卫,不可以》的绘本故事写在这里略显牵强。虽然在绘本里,妈妈只在扉页和最后一页有两个不完整的画面和一句略显粗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她并没有阻止大卫游戏、探索,而是无时无刻关注、关心着大卫。在绘本的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
  因此,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对于那些有“悖”于常规的活动时,我们是否也要思考一下,用《指南》精神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不可以”,也像大卫妈妈一样,适时的给予孩子爱与支持,让孩子在幼儿园更有活力,更快乐的游戏,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