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生专业发展联盟模型 养护新教师内生力
【作者】 李 燕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打金街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2022年4月26日,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学前教育专场发布会,聚焦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用数据见证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幼儿园专任教师为例:从2012年到202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增加了171.2万人;其中新教师数量大幅增长,截止2018年,九年间增加了159.55万名新教师。幼儿园教师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高质量培育迫在眉睫。宜宾市打金街幼儿园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将研究视角指向“新教师”,创生专业发展模型,养护新教师内生力。
一、五大创生原则
1.党建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集团党支部立足高起点,确立“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促专业”的党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建设思路,紧抓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确立了以“八个有”为核心内涵的党建品牌。坚持将党建融入集团管理核心工作、嵌入集团发展当中来,树立起“有高度、有力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党建标杆。践行“四个一”,即“一统领(党建统领)、一条心、一主线(专业创新)、一目标”的联盟管理一体化思路,共研、共督、共享,通过系列的、深入的、丰富的党建活动,展示基层党组织的时代担当,彰显党员教师的教育智慧,展示出基层党组织的时代担当。
2.文化融合。将不同办学体制、不同教育背景的幼儿园办园理念、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教师队伍锻造进行文化交融,师资力量进行文化交融,塑造联盟管理文化,助推园所品质发展。进行校园文化重塑。促进集团各园所园本文化融合发展,取长互补,文化多元,健全规范专业发展联盟,为激发和提升新教师内生力提供良好的支撑杠杆。
3.统筹规划。坚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提高联盟管理水平。完善联盟内教师互派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联盟内各骨干园有章可依,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文化引领营造联盟发展的新形象、新氛围和新局面,共谋联盟发展愿景。
4.资源共享。定期深入到各园所开展游戏现场、课程故事分享、研修成果分享等教研活动,为新教师再现研究过程与路径,展示可复制、可粘贴的经验与做法,有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普及普惠推进工作为契机,资源共享、抱团成长。成立了由龙头园班子为责任人,专班组成员、骨干教师组成的下沉指导工作组,坚持每周深入加盟园实地对标督查与指导,共同推进翠屏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5.差异互补。定期开展专业发展联盟置换教师培训、送教活动、专题研讨、教学开放日活动、环境创设帮扶活动等。龙头园和骨干园、基地园互换教师,通过一线授课、环境创设、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学优补差,再回园进行二级培训,使集团内的教育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加速教师专成长。
二、四个实施路径
依托“集团、园级、年级、班级”四级教研体系,以“教研共同体”为载体优化教研方式,探索共同体建设四大路径,助推教师成长。
路径一:团队建设,构建“共进式”教研组织
研训一体,探索培育路径,构建出“共性+个性;分层+分类”的新教师内生力培育课程体系。结合2022年全国教育宣传月主题,联盟开展“互融 互动 共建 共育”系列活动:通过圆桌论坛、对话研讨、联席教研、同课异构等多途径教研方式,努力实现幼儿园到小学成为孩子们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与过渡。个性课程关注新教师规范保教能力的提升,为新教师作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规范新教师保教行为,提升新教师专业胜任力。
路径二:教师阅读,涵养“书香型”教师队伍;
根据新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自我发展要求,定期为新教师购置专业书籍和推荐好书书目,帮助新教师培养持续性阅读的爱好,加速其专业成长。结合翠屏区教体局发起的校园长读书活动,在集团联盟内掀起全员读书热潮,打金街幼儿园图书室新购置1000余本推荐书目、200余本必读书目供老师们自主借阅,同时发放读书摘记本让经典留痕。开展“书籍点亮青春”读书演说比赛,读书心得演说比赛,《再读指南》演绎比赛,引领教师走进书籍奇妙世界,领略书香无穷魅力。
路径三:聚焦问题,倡导“草根式”项目研修
以园本研修为实践场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主动参与,深度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征,有效地推动着教师的个体专业化进程。通过集团—园级—年级—班级“四级教研体系”,多方合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集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实行五大领域“1+1+2+X”的领域工作坊组织架构,培养各个领域的特色品牌青年教师,达到以人带园,促进各园所特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深入实施“青年教师助力计划”,组建“创美研习社”从技能培训、应用培训两方面提升教师审美、创美能力。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路径四:档案袋制,记录“规划式”成长轨迹
教育人的规划,既要有复盘意识,又要有布局能力,还应有把问题向前推进100米的勇气和韧性。一份有效有用的工作规划,需要我们厘清过往,审视困境,发现问题。教师的发展是个性化的,真正的教师专业自觉、教育智慧就藏在这些个性化之中。我们引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三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基于自身现状开展个人“SWOT”分析,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及阶段目标、达成情况反思,用图文记录个人教师成长轨迹记录,从唤醒教师成长自觉、激发教师主动性到重构自我,让教师找到自我与成长的联结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2012年
[2]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人民日报[N],2016-03-04.
[3]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3年6月
[4]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南京师范大学 2018年10月第7次印刷
一、五大创生原则
1.党建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集团党支部立足高起点,确立“以党建促团建,以团建促专业”的党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建设思路,紧抓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确立了以“八个有”为核心内涵的党建品牌。坚持将党建融入集团管理核心工作、嵌入集团发展当中来,树立起“有高度、有力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党建标杆。践行“四个一”,即“一统领(党建统领)、一条心、一主线(专业创新)、一目标”的联盟管理一体化思路,共研、共督、共享,通过系列的、深入的、丰富的党建活动,展示基层党组织的时代担当,彰显党员教师的教育智慧,展示出基层党组织的时代担当。
2.文化融合。将不同办学体制、不同教育背景的幼儿园办园理念、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教师队伍锻造进行文化交融,师资力量进行文化交融,塑造联盟管理文化,助推园所品质发展。进行校园文化重塑。促进集团各园所园本文化融合发展,取长互补,文化多元,健全规范专业发展联盟,为激发和提升新教师内生力提供良好的支撑杠杆。
3.统筹规划。坚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提高联盟管理水平。完善联盟内教师互派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联盟内各骨干园有章可依,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文化引领营造联盟发展的新形象、新氛围和新局面,共谋联盟发展愿景。
4.资源共享。定期深入到各园所开展游戏现场、课程故事分享、研修成果分享等教研活动,为新教师再现研究过程与路径,展示可复制、可粘贴的经验与做法,有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普及普惠推进工作为契机,资源共享、抱团成长。成立了由龙头园班子为责任人,专班组成员、骨干教师组成的下沉指导工作组,坚持每周深入加盟园实地对标督查与指导,共同推进翠屏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5.差异互补。定期开展专业发展联盟置换教师培训、送教活动、专题研讨、教学开放日活动、环境创设帮扶活动等。龙头园和骨干园、基地园互换教师,通过一线授课、环境创设、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学优补差,再回园进行二级培训,使集团内的教育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加速教师专成长。
二、四个实施路径
依托“集团、园级、年级、班级”四级教研体系,以“教研共同体”为载体优化教研方式,探索共同体建设四大路径,助推教师成长。
路径一:团队建设,构建“共进式”教研组织
研训一体,探索培育路径,构建出“共性+个性;分层+分类”的新教师内生力培育课程体系。结合2022年全国教育宣传月主题,联盟开展“互融 互动 共建 共育”系列活动:通过圆桌论坛、对话研讨、联席教研、同课异构等多途径教研方式,努力实现幼儿园到小学成为孩子们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与过渡。个性课程关注新教师规范保教能力的提升,为新教师作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规范新教师保教行为,提升新教师专业胜任力。
路径二:教师阅读,涵养“书香型”教师队伍;
根据新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自我发展要求,定期为新教师购置专业书籍和推荐好书书目,帮助新教师培养持续性阅读的爱好,加速其专业成长。结合翠屏区教体局发起的校园长读书活动,在集团联盟内掀起全员读书热潮,打金街幼儿园图书室新购置1000余本推荐书目、200余本必读书目供老师们自主借阅,同时发放读书摘记本让经典留痕。开展“书籍点亮青春”读书演说比赛,读书心得演说比赛,《再读指南》演绎比赛,引领教师走进书籍奇妙世界,领略书香无穷魅力。
路径三:聚焦问题,倡导“草根式”项目研修
以园本研修为实践场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主动参与,深度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征,有效地推动着教师的个体专业化进程。通过集团—园级—年级—班级“四级教研体系”,多方合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集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实行五大领域“1+1+2+X”的领域工作坊组织架构,培养各个领域的特色品牌青年教师,达到以人带园,促进各园所特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深入实施“青年教师助力计划”,组建“创美研习社”从技能培训、应用培训两方面提升教师审美、创美能力。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路径四:档案袋制,记录“规划式”成长轨迹
教育人的规划,既要有复盘意识,又要有布局能力,还应有把问题向前推进100米的勇气和韧性。一份有效有用的工作规划,需要我们厘清过往,审视困境,发现问题。教师的发展是个性化的,真正的教师专业自觉、教育智慧就藏在这些个性化之中。我们引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三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基于自身现状开展个人“SWOT”分析,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及阶段目标、达成情况反思,用图文记录个人教师成长轨迹记录,从唤醒教师成长自觉、激发教师主动性到重构自我,让教师找到自我与成长的联结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2012年
[2]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人民日报[N],2016-03-04.
[3]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3年6月
[4]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南京师范大学 2018年10月第7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