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陈美和

【机构】 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教育管理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充分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进行有效探索,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把握教学六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上课预习检测——课堂学习讨教——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不仅能够满足农村教育工作发展需求,同时对于提升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农村小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该种教学方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开展课前预习引导,有目的地让学生“先学”
  先学是基础,后教是巩固和提高,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促进后续学习的开展。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内容教学之前,我先给学生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和任务:首先,课前自己搜寻一些与西沙群岛相关的内容;其次,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拼音将本课生字准确认读,同时也把课本能够读熟练;最后,让学生将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下来,等待上课时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另外,作为老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先学,我们还要以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等,提高学生先学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先学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先学的优势,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开展课堂学习研讨,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教”
  在开展小学语文“先学”的基础上实施“后教”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纠正错误理解,也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教”。另外,教师在“后教”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疑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判断问题,养成勇于探索的习惯,具备大胆探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时候,关于“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海防前哨”等教学中的重难点,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讲解,让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明白,最后帮助学生积累运用本课所学的词句,并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在这个“后教”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更加透彻地解决了前面“先学”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课内达标训练,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农村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作用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保证当堂训练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实践层次,通过在课堂上不断训练,高效的巩固语文知识内容,让小学生一边练习一边复习,真正做到在练习中学习,在学习中练习。如果教师将小学生实际训练的课程安排到课外时间,很多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训练,无形中就会降低语文知识训练的有效性。实际上,在课外的时间内设置10项训练题,都不如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项训练内容。课堂上开展限时达标训练,学生做练习的速度加快了,自然训练的密度也加大了,很多练习就完全能在课堂上解决了。
  四、开展当堂达标检测,及时评估学习效果
  课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检测,还可以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因此,为了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要紧扣当堂的知识点进行检测,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点和是否达到课标规定要求,并能够学以致用。
  五、开展课后知识拓展,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见,“拓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已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是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更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拓宽知识面,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在拓展训练的过程这中,学生见的多了,理解深了,自然就巩固提升了。如教学“和”字,常常作为连词,连接两个事物,表示联合,如“小牛和小马”,也可以表示平和、和缓,如“温和”;也可以表示结束战争或争执,如“和平……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和”却多用于连词。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拓展训练,也只停留在是连词的学习上,那我们就忽略了其他意思的存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走出课本,引导学生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其他意思,从而对“和”的理解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可见,拓展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总而言之,“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课前预习导学、上课预习检测、课堂学习讨教、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教学过程六大环节改良,很适合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曹佳英.“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实践与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第1期).42-43.
  [2]李慧.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农村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第1期).115.
  [3]刘平静.“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第1期).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