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作者】 张启洪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体育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小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有重要的作用。游戏的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要注意方法及组织,适当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成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因而,小学体育课堂应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景教学呢?
一、将游戏活动融入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体育课堂一般是在室外,室外的各种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游戏活动是学生的最爱,学生常常会全身心地投身到游戏活动中,并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的开始部分组织学生展开多姿多彩的游戏活动,进而让学生在体育热身的同时,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抓尾巴的游戏活动。该游戏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灵活躲闪和奔跑能力。课前,教师需要准备相应数量的废旧布条和塑料袋,将其一端塞进学生身后的裤腰部分作为尾巴,然后学生两两一组,将废旧布条成功从对手身后拽出的学生获胜。游戏过程中,学生们既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尾巴”,又要尝试着捉住对方的尾巴,学生们的反应能力、躲闪能力以及奔跑能力也均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必须与教材有紧密联系。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然后把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选择游戏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教学要求,要做到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快乐。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活动能力与理解力也比较差,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小学生就应该运用那些简单、生动有趣游戏。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们掌握教材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还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开展益智型游戏。
这类游戏能通过活动开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建设我的乐园”、“智力拼图接力”、“接龙”等游戏。当然,严格的说,体育游戏是很难分类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不管哪种游戏,都必须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为一体,并且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参与活动,因此游戏总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一些适合自己和本地区的游戏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校本教材”。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游戏的规则,并不断加以完善。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趣味运动会,电视上也能收看到一些互动游戏,如花色拔河、网上踢毽子、跳绳接力、五人飞碟对抗赛、青蛙跳等。象男生女生向前冲这样的活动都可以“嫁接”到我们的体育课中。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在不少公园、少年宫、俱乐部、广场、儿童乐园等文化娱乐场所出现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些公共体育设施也普及开来,在各个小区、活动广场、就连农村也不甘落后,先后建起了一些免费的农民活动场所。新形势下的农民也有了自己茶余饭后的活动空间:打打球、跳跳舞、享受一下最新的体育锻炼器材带来的乐趣。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各种电子游戏,电动玩具、飞船、飞车、飞艇模拟器等充实着孩子们的游戏生活。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让学校体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二,体育游戏都存在着虚构和假想的成分。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角色中让学生体会感悟到生活的真谛。虽然一些角色与现实生活的角色毫无联系,比如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小青蛙、小乌龟,也可以扮演农民、医生甚至是城墙、栏杆等角色等,但是根据游戏的虚构和设想的特点,可以使教学中老师启发学生发挥灵感和想象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的情景中,把自己化身成为游戏中的一个分子,“幻真幻假”,从而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规则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游戏必须公正、公平、安全、顺利地开展。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规则本身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全方位的教育儿童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老师要强调游戏规则,开展规则教育,强调游戏规则就是开展德育教育,把德育溶入体育课的最佳例证。
四、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
设计和选择的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点,必须具有趣味性。如果游戏过于简单,年龄大的学生就没有兴趣;太难的游戏,有的学生完成不了,便会失去兴趣。我在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的同时选选择了一些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奋性的游戏,如游戏:贴膏药、推轮胎跑、夹球跑、通过封锁区等,在奔跑教学中溶入拉网捕鱼、球类运动中开展运球过人等。这些游戏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活跃了体育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改造游戏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短跑,一味的重复训练是很多体育教师常选择的方法,但是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这种单一枯燥的练习方式,训练效果较差。运用游戏教学法,我们可以结合课堂上的特点,把奔跑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以及学生生活经全结合起来,如滚铁环可以让学生解除单纯跑的单调乏味,既能看谁的速度快,又能看谁能滚得久,让学生忘记了跑的累,只感受到了跑的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
五、游戏要有多样性。
一般来讲,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我传授给学生至少有两种以上游戏方法。例如,在“长江、黄河”游戏中,原始方法是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一排为“长江”,另一排为“黄河”,当老师发令为“黄河”时,则“长江”追“黄河”,反之亦然。现在,我把此游戏方法改变一下,内容与规则不变。例如,以跑道两边为界,学生以两路纵队向前慢跑,一路为“长江”,一路为“黄河”,当教师发令为“黄河”时,则两路同学马上改变跑步方向,“长江”向“黄河”那边追去,不准出界;有时,我让两排学生背对背蹲下进行游戏,或面对面站立轻轻握手进行游戏。采用这种多样游戏方法,激活了学生情绪,既提高了学生反应能力与灵敏性,又熟悉了该游戏方法和规则;既遵守了课堂纪律,又使学生在这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与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遨游。
六、经常开展竞争型游戏。
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鲜明特点。例如:“迎面接力”“夺球仗”等游戏,在激烈对抗中,引导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去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踢毽子、跳绳、拔河就属于竞争型游戏。竞争型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并且在获得成功后得到充分的愉悦感。
七、及时点评。
在学生游戏结束后,根据比赛情况给予相应点评,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及措施,做到公平公正,尽量以游戏开始前公布的游戏规则、时间、次数等条件为准。点评各组游戏规则和学生组织方面的情况,表扬、鼓励、批评相应的学生。注意不要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体育游戏,以确保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质,调节学生的身体情况,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智慧,为他们的发展和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安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需要动员全员参加,互帮互助才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成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因而,小学体育课堂应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景教学呢?
一、将游戏活动融入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体育课堂一般是在室外,室外的各种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游戏活动是学生的最爱,学生常常会全身心地投身到游戏活动中,并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的开始部分组织学生展开多姿多彩的游戏活动,进而让学生在体育热身的同时,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抓尾巴的游戏活动。该游戏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灵活躲闪和奔跑能力。课前,教师需要准备相应数量的废旧布条和塑料袋,将其一端塞进学生身后的裤腰部分作为尾巴,然后学生两两一组,将废旧布条成功从对手身后拽出的学生获胜。游戏过程中,学生们既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尾巴”,又要尝试着捉住对方的尾巴,学生们的反应能力、躲闪能力以及奔跑能力也均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游戏内容。
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必须与教材有紧密联系。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然后把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选择游戏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教学要求,要做到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快乐。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活动能力与理解力也比较差,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小学生就应该运用那些简单、生动有趣游戏。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们掌握教材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还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开展益智型游戏。
这类游戏能通过活动开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建设我的乐园”、“智力拼图接力”、“接龙”等游戏。当然,严格的说,体育游戏是很难分类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不管哪种游戏,都必须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为一体,并且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参与活动,因此游戏总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一些适合自己和本地区的游戏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校本教材”。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游戏的规则,并不断加以完善。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趣味运动会,电视上也能收看到一些互动游戏,如花色拔河、网上踢毽子、跳绳接力、五人飞碟对抗赛、青蛙跳等。象男生女生向前冲这样的活动都可以“嫁接”到我们的体育课中。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在不少公园、少年宫、俱乐部、广场、儿童乐园等文化娱乐场所出现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些公共体育设施也普及开来,在各个小区、活动广场、就连农村也不甘落后,先后建起了一些免费的农民活动场所。新形势下的农民也有了自己茶余饭后的活动空间:打打球、跳跳舞、享受一下最新的体育锻炼器材带来的乐趣。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各种电子游戏,电动玩具、飞船、飞车、飞艇模拟器等充实着孩子们的游戏生活。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让学校体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二,体育游戏都存在着虚构和假想的成分。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角色中让学生体会感悟到生活的真谛。虽然一些角色与现实生活的角色毫无联系,比如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小青蛙、小乌龟,也可以扮演农民、医生甚至是城墙、栏杆等角色等,但是根据游戏的虚构和设想的特点,可以使教学中老师启发学生发挥灵感和想象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的情景中,把自己化身成为游戏中的一个分子,“幻真幻假”,从而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规则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游戏必须公正、公平、安全、顺利地开展。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规则本身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全方位的教育儿童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老师要强调游戏规则,开展规则教育,强调游戏规则就是开展德育教育,把德育溶入体育课的最佳例证。
四、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
设计和选择的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点,必须具有趣味性。如果游戏过于简单,年龄大的学生就没有兴趣;太难的游戏,有的学生完成不了,便会失去兴趣。我在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的同时选选择了一些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奋性的游戏,如游戏:贴膏药、推轮胎跑、夹球跑、通过封锁区等,在奔跑教学中溶入拉网捕鱼、球类运动中开展运球过人等。这些游戏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活跃了体育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改造游戏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短跑,一味的重复训练是很多体育教师常选择的方法,但是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这种单一枯燥的练习方式,训练效果较差。运用游戏教学法,我们可以结合课堂上的特点,把奔跑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以及学生生活经全结合起来,如滚铁环可以让学生解除单纯跑的单调乏味,既能看谁的速度快,又能看谁能滚得久,让学生忘记了跑的累,只感受到了跑的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
五、游戏要有多样性。
一般来讲,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我传授给学生至少有两种以上游戏方法。例如,在“长江、黄河”游戏中,原始方法是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一排为“长江”,另一排为“黄河”,当老师发令为“黄河”时,则“长江”追“黄河”,反之亦然。现在,我把此游戏方法改变一下,内容与规则不变。例如,以跑道两边为界,学生以两路纵队向前慢跑,一路为“长江”,一路为“黄河”,当教师发令为“黄河”时,则两路同学马上改变跑步方向,“长江”向“黄河”那边追去,不准出界;有时,我让两排学生背对背蹲下进行游戏,或面对面站立轻轻握手进行游戏。采用这种多样游戏方法,激活了学生情绪,既提高了学生反应能力与灵敏性,又熟悉了该游戏方法和规则;既遵守了课堂纪律,又使学生在这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与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遨游。
六、经常开展竞争型游戏。
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鲜明特点。例如:“迎面接力”“夺球仗”等游戏,在激烈对抗中,引导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去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踢毽子、跳绳、拔河就属于竞争型游戏。竞争型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并且在获得成功后得到充分的愉悦感。
七、及时点评。
在学生游戏结束后,根据比赛情况给予相应点评,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及措施,做到公平公正,尽量以游戏开始前公布的游戏规则、时间、次数等条件为准。点评各组游戏规则和学生组织方面的情况,表扬、鼓励、批评相应的学生。注意不要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体育游戏,以确保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质,调节学生的身体情况,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智慧,为他们的发展和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安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需要动员全员参加,互帮互助才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