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
【作者】 方 芳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第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教育过程中,音乐是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参与度,提升学生音乐认知能力,实现趣味化、科学化教育目标,适应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需求。本文立足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探寻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小学音乐综合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小学音乐教学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对于构建现代音乐知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创新模式。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创新学习模式,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参与度和代入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探寻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创新模式,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综合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小组合作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课堂的影响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较为混乱。小学生天性活泼,课堂纪律难以管理。小组合作正是能够帮助老师很好地管理课堂纪律。小组合作模式能够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能力等把学生分为不同组别。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来分别演绎教学内容。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发挥小组任务,这样小学生就能够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小组合作中。小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们彼此合作、交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每一首音乐作品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参与。这种小组学习模式能够让小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提高彼此的言语交际能力与学习探究能力。例如当学习三年级作品《春天的歌》时,我会给小学生们分组学习,让他们自己组建一支合唱队。当我在讲解作品的语音演唱技巧以后,会让小组分别进行现场演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音技巧的理解,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的影响
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加强纪律,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与老师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平等,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本人以为,小组合作能够让小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有利于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另外,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还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中的实践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我们在以上指出了小组合作对课堂教学与学生自身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中的实践。首先,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勇敢表现自己。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让老师在小组合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学习音乐课程提供自主发挥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
(二)合理、科学构建小组合作
发挥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作用,还需要合理、科学构建小组合作机会。老师需要合理组建课堂小组,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角色与学习任务。老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的性格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小组合作的效率。合理、科学构建学习小组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之外,还需要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学生自身的兴趣也是影响小组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需要多方面衡量学生的需求与学习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科学的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在合作中激发各自的竞争意识与探究能力。在小组确定以后,老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来及时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培优补弱”相结合。
(三)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了要合理、科学构建小组以外,教师还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小组能够让学生彼此交流、合作、探究,但是没有老师的引导就会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生音乐教学需要根据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教学大纲,安排小组学习模式。教师需要转变自己在课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安排教学,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前掌握的程度来安排课程设计。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作品,让小组通过分工的形式来呈现。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够提高整个课程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理念和模式入手,寻求有效的教学创新模式,通过创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体系中,深入感知音乐知识内涵,实现知识的理解与体会,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创新策略思考[J]. 王娅丽.读写算,2020(18)
[2]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刘晓红.新课程(上),2022(10)
[3] 浅谈舞蹈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J]. 范玉岩.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01)
[4]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创新[J]. 魏仕杰.中国新通信,2020(17)
[5] 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王祺.教育科学论坛,2016(15)
[6]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赵明.启迪与智慧(中),2021(07)
[7] 小学音乐教学学生器乐训练的N点思考[J]. 秦艳.小学生(中旬刊),2019(03)
[8] 人工智能技术下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J]. 徐文馨.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
关键词: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小学音乐教学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对于构建现代音乐知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创新模式。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创新学习模式,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参与度和代入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探寻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创新模式,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综合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小组合作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课堂的影响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较为混乱。小学生天性活泼,课堂纪律难以管理。小组合作正是能够帮助老师很好地管理课堂纪律。小组合作模式能够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能力等把学生分为不同组别。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来分别演绎教学内容。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发挥小组任务,这样小学生就能够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小组合作中。小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们彼此合作、交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每一首音乐作品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参与。这种小组学习模式能够让小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提高彼此的言语交际能力与学习探究能力。例如当学习三年级作品《春天的歌》时,我会给小学生们分组学习,让他们自己组建一支合唱队。当我在讲解作品的语音演唱技巧以后,会让小组分别进行现场演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音技巧的理解,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的影响
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加强纪律,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与老师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平等,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本人以为,小组合作能够让小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有利于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另外,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还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中的实践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我们在以上指出了小组合作对课堂教学与学生自身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中的实践。首先,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勇敢表现自己。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让老师在小组合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学习音乐课程提供自主发挥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
(二)合理、科学构建小组合作
发挥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作用,还需要合理、科学构建小组合作机会。老师需要合理组建课堂小组,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角色与学习任务。老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的性格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小组合作的效率。合理、科学构建学习小组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之外,还需要征求每个人的意见。学生自身的兴趣也是影响小组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需要多方面衡量学生的需求与学习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理、科学的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在合作中激发各自的竞争意识与探究能力。在小组确定以后,老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来及时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培优补弱”相结合。
(三)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了要合理、科学构建小组以外,教师还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小组能够让学生彼此交流、合作、探究,但是没有老师的引导就会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生音乐教学需要根据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教学大纲,安排小组学习模式。教师需要转变自己在课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安排教学,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前掌握的程度来安排课程设计。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作品,让小组通过分工的形式来呈现。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够提高整个课程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理念和模式入手,寻求有效的教学创新模式,通过创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体系中,深入感知音乐知识内涵,实现知识的理解与体会,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创新策略思考[J]. 王娅丽.读写算,2020(18)
[2]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刘晓红.新课程(上),2022(10)
[3] 浅谈舞蹈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J]. 范玉岩.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01)
[4]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创新[J]. 魏仕杰.中国新通信,2020(17)
[5] 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王祺.教育科学论坛,2016(15)
[6]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赵明.启迪与智慧(中),2021(07)
[7] 小学音乐教学学生器乐训练的N点思考[J]. 秦艳.小学生(中旬刊),2019(03)
[8] 人工智能技术下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J]. 徐文馨.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