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肉孜古里·肉扎洪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乌尔其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及进步与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密不可分。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科学技能,更要通过教学实践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要想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教学;“双减”;策略探讨
  为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创设活泼的育人环境,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做好课前预习、设置多元内容、重视巩固练习、加强错题训练,促进“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开展科学教学。
  一、设置任务驱动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所完成的知识记忆与能力培养通常更为深刻,若期望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教师应当通过设置任务驱动目标,在给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支持后,引导学生利用该部分知识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完成对问题的自主探究。为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符合其能力范围,同时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方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的同时,养成相应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注重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互动
  为了配合“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使其能够独立分析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小学生在初期学习阶段,思维非常活跃,尤其是面对问题时,总是会想到不同的方面,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拓展思维,而不是限制他们思考能力的发挥。学生的全面成长是需要引路人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且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实时协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指导课堂教学
  新课堂不再是死板的课本教育,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课堂的指导环节,在教学指导中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学习科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其中微课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以上两种诉求,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目前,小学科学都是采用班级整体授课,班级的人数非常多,难以保障每个学生都获得有效的教学指导,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因为不敢或者不想打断教师的讲课过程,导致教师错过了最佳的指导时机。微课课堂则为点评教学增加了便捷,教师可以随时电子屏幕上进行指导,并通过多媒体设备良好的互动性,快速得到学生的反馈,进而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进行具体化的解答。
  四、利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自主性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很多师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全力参与并与教师有积极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则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我表现,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理解的知识点对内容进行复述。教师在上课之前需做好教学准备,给予学生教学引导,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和反馈,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要积极地和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有自我提升的机会,真正喜欢上小学科学这门课程。
  五、开展合作探究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中,存在部分难度较高的概念内容,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常无法理解教师所提供的思路,导致课堂教学价值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应当在面对该部分教学内容时,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该部分内容完成探究,教师应当保证小组合作的范围不仅要包括实验环节,预先对内容进行讨论与实验完成后的总结也应纳入其中,在该模式下学生能通过与同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在多元角度完成对内容的理解,相较于由教师从单一角度进行讲述,学生在该模式下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探索意识
  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科学角度开展思考和探索。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场景,为学生观察现象、思考科学问题、开展科学探究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七、实践反思,精准作业玩中学
  通过这段时间的尝试、探索、实践,学生从完成单一作业到完成实践性强的单元项目化作业,成效是显着的。落实“双减”政策,减少学科作业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每位教师的职责。之江汇平台的“智能检测”为小学科学习题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让学生有方向、有层次地完成习题,强化薄弱概念。在项目化作业中,学生从在作业中学知识到在作业中用知识。通过运用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运用知识,不让知识技能流于表面。线上形式的作业,既减少了科学纸笔作业的时间,将科学一周的作业时长压缩到30分钟内,又可以精准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后续调整教学策略。
  八、革新考核评价体系,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引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模块,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学科通常不存在纸面考试设置,或是仅考查对于特定知识点的掌握,导致学生与教师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均有所不足。为此教师应当革新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课堂实际教学情况,构建起过程性和结果性综合的小学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均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切实实现学科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活动有效性的探索,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科学知识掌握水平、实验操作能力相关或相近的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既可以减少学生压力感受,还可以激发科学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绿青.试论“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5):72-74.
  [2]葛媛.“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创新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2(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