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作者】 王玉涵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历史相比初中历史内容更有深度,它不像初中一般只停留在历史表面,告诉学生历史事实,而是培养学生能够深入历史内里,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并能由此建立对历史事件的系统认知。想要高中学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建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历史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课堂运用,通过直观、灵活、丰富的画面,使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帮助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更进一步。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高中历史  
  多媒体教学发展的这几年,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改头换面的变化,这足以看出多媒体举足轻重的教学作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时,板书、口述是标配,一个班级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依赖于此课程教师的优质程度,所以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发展限制。但多媒体教学不一样,它里面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使学生的感官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素养同时得到提升。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以便切实落实新课改关于历史教学的相关要求,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育才价值。
  一、利用多媒体直观丰富的画面,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
  高中历史教材中讲了很多基础性的历史事件,比如文明的崛起与衰退,朝代的建立与更迭,制度的演化与创新,这些历史事件看来虽只是既往故事的陈述,但是深究之后我们会发现,它里面其实蕴含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崇高豁达的思想,这些前人的亲身经验,是供学生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借鉴依据,具有十分积极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合理设置多媒体教育模式,将这些内容全面的展现出来,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新课改目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进行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第四单元《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教学时,当讲到某一部分具有育人作用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入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具象化的内容,如明朝制度变化的政治和人为原因,清军入关的前提和条件等,通过音视频的展现,可以将平淡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感官能力得到调动,会令其更集中注意力的听课和参与互动,而主题背后原因的细致分析,还能让学生与那时的时代共情,明白制度变化期间以及清军入关期间统治者的心理活动,臣民的生活处境,以及当时的对外关系等等。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是教师口述难以达到的教学高度,会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体会。只是光有视听感,还不能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所以在视频观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梳理方才的视频内容,并借助多媒体整理成思维导图,而后引导学生进入讨论与交流,并鼓励学生从君、臣、民及其它国家四方出发,多方面的进行思考和质疑,从分析和总结前人的经验中,实现自身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升华,明白历史不是摆设,革命先辈精神永存,国家发展需要人民共同推动而非只一人的独裁专制,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和价值观提供助力。
  二、借助多媒体灵活便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多媒体中的内容只要触动手指就能及时展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学生思维停滞时,想象空间不足或记忆力短缺时,适时的引入多媒体,给学生单一的认知和思维世界,带来斑驳的色彩,将学生分散的知识连成线,断层的知识理成条,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逻辑的严谨,为其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例如,进行人教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内容讲完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材中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要点,然后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分析这些朝代间选拔和管理存在不同的原因,并一一检查小组成果,对其中有问题的地方,要先询问小组理由,而后以多媒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点拨,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我们从内容可知,里面关于古代官员选拔和管理的阐述其实是比较笼统的,很多细微末节其实都是一一带过,那么为帮学生建立一个更完整精细的古代官员选拔和管理体系,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需要用到的多媒体内容,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后再逐一为其展现,让学生在一层层的探究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无数次知识的递进中,促进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以完善学生对本课的认知和对知识的掌握度。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评价,推动学生积极改正和进阶发展
  俗语言,口说无凭,眼见为证。教师单独与学生说出学习问题,学生不一定就能记在心里,但若利用多媒体来展开评价,将学生的问题展示在大屏幕上,让班级学生一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会给学生带来多种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能帮助其它有同样问题或思考方式的学生一同优化,具有防微杜渐、携手进步的教育意义。
  例如,进行人教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古代的商业贸易》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领到多媒体教室中,将既往纸质版作业形式改换成网络形式,可以尽量出些分析题,以便学生知识水平更好的展现。多媒体展示时教师要先展示学生的作业结果,然后询问班级所有学生能否看出问题所在,以集思广益的方式,激发班级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欲望,同时也能为该作业学生提供一些思考上的指导,之后再问该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思考,如今有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若学生理解了,那便循循诱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若没有理解,就先听学生说,具体搞清楚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后续针对弥补。接着教师再以多媒体现出自己归纳的问题群,带领学生层层分析,追根求源。当然,教师也要明白作业不仅只是学生知识巩固与否的评判标准,亦是学生学习期间是否专心,学习技巧是否先进的表现,所以教师评讲完之后,也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找一些有益的学习方法和作业思考与分析技巧,为学生更优质的发展锦上添花。
  结束语
  将多媒体纳入高中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丰富性、便捷性和信息更新的及时性,能给教师匀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优化历史学习态度、素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知识获取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打破既往口述教学的限制,使学生更高质高效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艳.多媒体网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9(83):2.
  [2]雷茂奎.运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拓宽高中历史教学新思维[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7):241-241.
  [3]郭增辉.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