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育艺术研究

【作者】 梁荣兰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阿克萨拉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新理念背景下,班主任应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保证管理方法更具艺术性,同时也要更好地解决班级中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促使学生良性发展。加强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分析,持续性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改进,切实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将更好地尊重学习者,促进基础教育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管理艺术;策略探讨
  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尊重、关爱学生,把教育的对象看成是自己的朋友、知己、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不仅是在理论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下,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的需求及性格的特点,善于运用沟通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进一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实现班级的优质管理。
  一、贯彻人本思想,分清缺点和优点
  初中生身上的问题较多,在和他们的沟通中,班主任既要看到学生的问题,应该指出来的问题一定要指出来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促进学生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要注重表扬鼓励,少苛责,少歧视,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比如有的学生虽然调皮,在课堂上经常交头接耳,但是喜欢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演讲会,植树等义务劳动,作为班主任,在沟通中就不应该因为学生的缺点否决学生,应该通过表扬发展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问题并促使学生改进。沟通模式多种多样,语言,肢体,神态,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在学生心中泛起涟漪,需要班主任在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注重其他沟通方式的运用,很多时候班主任投射给学生的一个赞许的眼神,能够收到远比语言表达更加有效的促进效果。初中生个性张扬,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在课堂上提问打断老师的思路,喜欢在课间打闹,甚至常常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影响班级秩序或者给班级抹黑的事情发生,对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分清哪些是学生的不足,哪些只是学生的个性,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把学生的个性视为缺陷,导致学生的自我认同度下降。
  二、积极关注,维持学生的内驱力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进行关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和谐、健康、向上发展,以更好地维持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健康心态。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内心比较脆弱,当出现成绩后退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疏通和关注,就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影响学习和生活状态。临近中考,学生们处于敏感期。对于阶段测试成绩不如意的学生来说,需要班主任积极关注,进行正面积极引导。每阶段检测结束后,我都会给学生们制作一个小桌签,把难以表达的情感凝聚在这张小桌签上。小桌签成为我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它让我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学生对小桌签有新鲜感和强烈的兴趣,小桌签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大震撼力,可以使学生情感得以抚摸,心灵得以舒展,也能激励学生维持自己的内驱力,成为前进路上的精神驿站。
  三、通过和学生沟通,提升教师协调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加强对班干部管理质量的提升,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当有的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缺乏认同,甚至和班干部吵嘴时,作为班主任,应该发挥协调和润滑的作用,一方面对犯错的学生要给予纠正,让学生理解班干部的管理权利,一方面要对班干部的管理方式进行引导,让班干部在和同学的沟通交流中注意语气和态度,只有和同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应该在遴选班干部时,多和候选干部沟通,切实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把和同学关系最融洽的人委任为班干部,对班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颐指气使问题要给予纠正,让班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促进班干部的班级服务意识,必要时候班主任要加强和班上每一位学生的沟通,从同学那里了解班干部的管理风格、行为特点和处事态度,对学生反映强烈的班干部要及时地进行调整。
  四、平等对话,做学生的朋友引路人
  对话理论是新课改的基础理论之一。对话理论认为,在班级里,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过程。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体现对话理论的具体做法是:把握与学生谈话的时机,在谈话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开学之初为了尽快熟悉班级情况,笔者采取与学生谈话、面批作业、课堂提问、听课等形式,在接手新班两周之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熟悉班级整体情况。每带一个新班,笔者除了上课之外,尽量多听本班的课,既能了解本班情况,又能给学生以压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五、以共育的目标进行家校有效沟通
  随着社会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学校关注度越来越高,家校矛盾也不断地被激化,将家庭和学校两个本来应该合作的主体慢慢演变成一对矛盾的主体。作为班级管理的推动者,班主任应与家长达成一致的共育目标,采用有效的沟通艺术,以此缓解家校矛盾,进而拉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最终协同共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校沟通中,班主任要善于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多询问、多倾听、多理解。在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要使用描述性而非判断性的言语。在对家长提出要求时,语言尽可能地婉转,最好用建设性的口吻,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提出学生的不足,获得家长的认同感。
  六、联合家长形成家校同步管理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对其学习和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家庭的结合,并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例如,在分配学习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微信功能和短信功能让家长也有所了解。在布置作业时,班主任可以发微信或短信通知学生家长,让家长时刻关注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此外,注意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以便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有所了解,进而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诉求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其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将实现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艰巨性,班主任既要从多维角度入手,学会尊重学习者,也要在关怀学习者的同时,包容学习者,建立民主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才能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总结管理经验,构建符合初中生学习规律的管理办法,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娟娟.新理念下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艺术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1):156-157。
  [2]叶莉.新媒体视域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J].中国报业, 2021(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