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黄杏芬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北篁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由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变成了核心素养。它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本文从思维品质的概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小学英语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策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提升的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品质首次被明确提出并成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因此是培养增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思维品质的概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是培养阅读习惯和增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黄远振,兰春寿,黄睿,2013)。由于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其中不乏能训练思维的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并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此外,阅读教学活动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必要性。优质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收获语言、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维。
  三、小学英语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策略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跟读、背诵、复述等低层次思维活动,更需要灵活结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阅读任务,通过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阅读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笔者结合人教版小学英语不同的阅读课教学案例,详细阐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些策略。
  (一)读前“以图寻思”,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逻辑性和预见性
  阅读教学中要让图片环游成为一种意义探究活动,图片是一种工具,是一条途径,是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要资源。图片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真实的印象,还能启发联想和激发思维。预测是一种发散式思维,每个人的思维路径各异,因此结果也各不相同。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表达。在实际的想象过程中,学生也并非天马行空,而是会自然而然地联系生活常识以及已学的英语知识,最后思维加工,给出可能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插图的潜在价值,善于寻找为课堂所用的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看图、读图、悟图,使文本插图和延伸图片成为阅读语篇、开展教学活动的凭借。以此达到激活阅读课堂、有效提升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
  教师在讲授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B Read and write一课时,学生根据图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插图着手,预测文本内容,并据此串联起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此环节亦可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带看疑感说读文本,探索答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自主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细读插图明信片,提出疑问Where is John’s Dad?How do you know?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细节展开想象。通过猜想,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期待,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观察和推断等思维能力。
  (二)读中“以问促思”,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敏捷性
  学生的思维过程常常从问题开始,读中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可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和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多种思维能力联动,展开深刻思考和丰富联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设计问题并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6 《Robin and the Ant》 教师针对文本,先让学生说说蚂蚁的心情,然后再进行追问:“Will you sit on the little ant? Why?” 
  S1:Yes, I will. Because the ant is too small to help me. 
  S2: No, I won’t. Because I like animals. 
  S3: No, I won’t. Maybe it can help me some day. 
  Sit or not sit? That is a question.这个追问其实是一种假设,因此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选择判断,找到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仔细倾听,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让他们在主动交流中产生丰富的感受。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其实是激发学生思维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深层思考的最好时机。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开放的方式进行广泛思考,从而培养其思辨精神,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
  (三)读后“以拓引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在读后,教师适时的拓展能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想象、思考、推理和判断。这不仅能丰富文本,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通过图表归纳、故事续编、情感导入等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使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不同的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PEP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3《My birthday》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在课后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和所学知识,在课余时间亲手制作阅读推荐卡。在推荐卡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起集思广益,用各种潮流图案装饰卡片,将本节课所掌握的“When is your birthday?”“My parents hold a party for me.”等句型誊写到卡片上。通过设计与制作阅读推荐卡,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打消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畏难情绪,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英语的魅力,并发挥创造思维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拓展任务。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通过多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全面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逻辑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使得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2]黄远振,兰春寿,黄睿: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外语界,2013,(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