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再克叶古丽·赛提木

【机构】 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微课作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产物,为教师进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授课思路和手段。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历史知识与信息,利用微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微课教学;策略探讨
  在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而应用微课教学法,则是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学中善于借鉴微课等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内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科学应用研究十分重要。
  一、课前应用微课预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前进行知识感知的主要环节,利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可以让学生们对新知识拥有更加完整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并未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多数学生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进历史课堂,学生课上所要接触到的新知识量非常大,不知不觉间便为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记忆压力,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微课的出现能够有效帮助历史教师解决这一问题,历史教师可根据学情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上传至微课平台,让学生得以先行对于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并对历史后续事件发展过程产生探究兴趣。经过微课预习后,学生对正式课堂的授课内容不再陌生,对历史事件已经有了自己的观念和看法,这样一来便能在课上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不再一味等着教师去教去讲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设历史的情景,增强学生的理解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在渐进行着提高。从历史课的学习来看,现阶段教师为学生所传授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应付中考的到来。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感知到我国历史的浓厚与深重,使学生产生历史情怀,知道我国发展到现在的不容易,铭记历史。真正从内心上产生情感的震撼,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这一课的过程当中,运用微课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秦的辉煌,使学生们能够感知到国家统一的不容易,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当学生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时,这种形式能够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历史科目属于人文类学科,对学生的文化涵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要想学好历史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在背诵上多下功夫,还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来练习。只有通过背诵和记忆,学生才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和框架,在有需要时及时输出,否则,学生在做题时只会大脑一片空白。在这一方面,学生一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想着考试的时候“临时发挥”,自己拼凑文字即可。习题练习有利于让学生提取知识的过程得以实现,熟练自己的解题过程,同时也能够收获更多技巧。
  四、结合教学内容,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在初中历史知识教学中,由于历史事件离学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对历史事件与知识的了解并不是非常透彻,再加上初中生本身历史知识储备局限性,更导致学生对历史教材中一些重难点无法理解。在这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还是按照单一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将会导致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上出现困难,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要加强微课教学的应用,借助微课教学的方式,将历史教材中一些重难点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在实际中,教师要对这些重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将知识点剥离出来,通过单一知识点教学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利用微课进行拓展,发展学生历史综合素养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从来不是为了将知识点逐一传播至学生的脑海中,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让其掌握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知识素养。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后,为其提供科学、高效的复习及拓展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历史知识是一个考验学生灵活性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并利用此类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思考过后对历史材料形成较全面的认识,进而将材料不断地延伸,达成良性循环。微课可以作为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上历史知识的工具,学生在回顾微课内容时,不仅能够重复回想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还能够在回顾过程中发现自己忽视的知识点,进而达到高效巩固的效果。为提升课后拓展质量,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互动性内容,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同学、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从中收获不同的学习经验,丰富自身历史知识素养。
  六、开展实践活动,完善微课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应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微课教学,从而发挥微课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进行汇集整理,形成一个全面的资源库。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做到与新知识的良好融通,有利于微课的完善。其次,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创作与历史内容相关的微课教程。学生在课堂上是教学的主体,使用微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从而有利于微课教学。再次,初中教师使用的微课资源要做到集体共享。比如,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微课资料的研究与制作,这样制作的微课资源更加详细具体。
  微课虽然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工具,但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微课时应从宏观、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微课,才能充分挖掘微课的价值和作用。初中历史课堂不应当是扁平且抽象的课堂,借助微课教师可有效活化历史教学过程,让碎片化的历史知识点串联成网,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丁南.巧用微课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趣味性探究[J].高考,2021(27):13-14.
  [2]朱玉洁,关娴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1(1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