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设计的策略

【作者】 张玲焱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平台;课堂提问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对课堂提问缺少足够准备和重视,教师提问缺乏指向性,计划性,无效提问,无效提问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有效达成,导致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效果达不到最优化,有的课堂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结合教材、学生、机房条件等客观因素,设问于教学每一个环节,如同放飞一个个风筝,引着孩子们向上攀飞,师生在广阔的天空中互动,营造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结合实践经验,谈谈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几点做法。
  一、有效提问要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比如,某位教师在教学《表格的制作》一课时以太阳能热水器为教学载体,要求学生帮忙分析哪一钟热水器好,并且说明理由。结果学生思维停留在“选择热水器”的焦点上,而对信息的呈现方式没作深入思考,不能联系到表格的制作商。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有效提问的关键是把握恰当的时机
  很多教师习惯课堂上一连串问出很多问题,学生思考的时间往往非常短促,然而在出示一些需要思考时间的问题时,恰恰是学生的思维刚开始,需要充分的讨论与思考,教师打断学生的回忆过程,以降低难度的提问取代了原先的提问。在准确把握对学生提问时间的同时,要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在学生讨论和思考之后,往往可以有效的提问,并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经验。我觉得主要应在以下时机和需要之处来提问:1.在学生的疑难之处提问。2.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提问。3.在学生的思维受阻处提问。4.肤浅时应追问求深。简单的问题有利于加深问题的难度,但是过于简单的问题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只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当问题肤浅时,应该主动的去探寻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三、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如其分地评价。教师的有效评价能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有创见性的回答者教师不仅要充分肯定,更要给予赞扬和鼓励;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有效评价分两种:一种是肯定性的、激励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充分肯定,还应给予必要的赞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明确指出其不正确,并进一步启发这些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再一次站起来回答的勇气,而不能摸棱两可,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敢面对、不敢批评。
  以word软件《有趣的图形》一课为例,教师利用视频导入交通安全标志,阐述本课的学习目标即利用自选图形绘制交通标志。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交通标志,看看这个标志,由那两个图形构成?生:长方形、圆形。师:大家看一下这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哪个图形在下面?那个图形在下面?生:长方形在上面,圆形在下面。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把这个标志画出来?生:首先画一个长方形,再把它涂上白色,然后画圆。师:不正确。别的同学有别的想法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直截了当的否当是不对的,这种做法极容易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在无意之中增添学生内心的挫败感,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注意进行科学的引导,可以通过提示、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意识到错误所在。可以就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按照学生的方法演示一下,到最后原来行不通,学生就会明白其方法的错误性,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途径。教师应注意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法和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
  可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地进行提问设计。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奏出一曲曲耐人寻味甚至是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为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勤思考、多分析,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出学生的创造性,“问”出学生的能力,努力打造精彩纷呈的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