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刻纸
【作者】 陈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小
【摘要】【关键词】
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剪纸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刻纸属于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刻纸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刻纸是民间艺术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正因为刻纸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所以本学年我们制定了微型课题《刻纸》,进一步开展小学生刻纸的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艺术教育是孩子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若能将刻纸活动融入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便能激发小学生创新的无限可能性。从接触微型课题《刻纸》到现在已经快一年时间,其间我参与了该课题“刻纸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儿童刻纸活动的不断深入,从主题内容、儿童兴趣、小学生刻纸技能、小学生刻纸方法发展等多方面出发,以小学生为本位,设计了一系列儿童喜爱的刻纸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不断深入巩固、培养了小学生的刻纸技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团体意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刻纸环境也非常重要,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在组织小学生刻纸活动时,我们首先将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低段为一二年级,首先给他们普及剪纸的知识,并让学生初步学习剪纸,等剪纸有一定水平,方可深入学习刻纸;中段为三四年级,因为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刻纸基础,可以深入学习难度稍微大的刻纸;高段为五六年级,他们刻纸已经取得较大成果,可以让他们学习更高难度刻纸。并且低中高三段一起在一个功能室学习,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他们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平时适当开展小游戏情境创设贯穿于整个活动,如小班刻纸表演《我的小宠物》中,让学生带着自己最爱的宠物剪纸进行角色扮演,一下子就可以激发低段儿童的兴趣,让他们更喜欢刻纸。如中段剪纸活动儿歌中的导入方式,同学们今天太阳真大啊,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太阳当空照》,这时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那我们大家一起手来把这首歌变成一幅刻纸画吧,每个同学刻一个物体。 情境化的导入和指引,能够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刻纸的兴趣等,将原本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枯燥的刻纸活动赋予了新的活力。 而另一方面,高段的学生采用参观刻纸展的方式进行,其中展出的作品来自所有低中高段学生的手,并派代表进行作品讲解,这样的情景,能够很吸引孩子的眼球,一下就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将学习的内容很好的融入到了情境当中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都变成了朋友,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当然,刻纸方法也非常重要。知识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只有自己索求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并不是,一味遵循教师教、学生学的规律,让学生毫无兴趣,显得整个活动呆板、无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容易,会学却不简单,因此,在处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刻纸的方式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将方式方法教给他们,而是先给他们观察的机会。比如采用刻纸作品赏析,简单的刻纸作品让学生独立通过赏析分析刻纸的方式方法,复杂的就小组分析,并派组长讲解,教师及时指导。让学生分析了方式方法之后进行独立创作,如遇到问题让学生先多独立思考,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就采用小组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团队意识,懂得互帮互助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才示范讲解,这样才是正真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儿童刻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充分说明了刻纸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刻纸活动中通过欣赏活动、刻纸活动、创作刻纸活动三种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儿童借助刻纸活动可以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有团体意识,欣赏时也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本微型课题通过实践研究,直接表明了刻纸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儿童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儿童的合作、集体精神,充分说明了刻纸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