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给孩子一片快乐习作的天空
【作者】 陈小莹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也较弱。他们迈向习作之门的脚步也刚刚抬起,于是,我在教学中注重积累生活素材,使学生乐于写作;引导学生编织七彩的童心世界;通过评价展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一、积累生活素材,使学生乐于写作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迷人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心情愉悦,爱美之心升腾起来,那初升的太阳、辽阔的田野、清澈的小河、无名的小花,都是大自然精心为学生准备好的丰富的题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接触社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把学生带到思维与语言活的源头,在社会生活中,在广阔的天地里,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这样,作文时学生就有素材可写、会写了,乐写了。
当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他们因好奇而跃跃欲试,因亲身体验而了解社会,真正品尝到了酸甜苦辣种种滋味,所以急需倾吐。我通过带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典型场景,逐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对周围生活空间中的人和事能表述清楚,并能分辨“美”与“丑”,区分“是”与“非”。在作文教学中,大量的写人、记事的习作,其题材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我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去体验生活。他们有的帮叔叔阿姨站柜台,有的去幼儿园做小老师,有的去车站卖报……例如,让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如果硬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即便他们曾参加过什么精彩的活动,也不一定能写好、写活。基于这种思想,我在作文课上特意安排了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室外分组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小鸡找窝”“跳绕杆”“保护庄稼”“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等。活动之后回到教室,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及活动场面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学生把参加过的活动用最真实的语言逼真地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篇篇优美动人的好文章。
二、童心飞扬,编织七彩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生活天真烂漫,充满幻想。一次次的习作练习,使我一次次地欣喜不已,七彩的世界一次次地在孩子的笔下生成。在教学中,我会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如《吹泡泡》这次习作,孩子们想象丰富,精彩纷呈,在他们的笔下,一个个不起眼的泡泡,都是那么美,都具有生命,都富有灵性,都和他们自己一样顽皮可爱。他们在习作中这样写道:“泡泡泡的样子有大有小,大的像苹果,小的像珍珠,连在一起的像一串串冰糖葫芦。一只只,一串串的泡泡,飞呀飞呀,飞到了草地上,草地上开满了泡泡花;飞到了花朵上,像给花儿送来了五颜六色的花芯;飞到了绿树上,被小鸟发现,以为什么好东西,一下子啄破了……”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玩耍中,孩子会尽情展露出自己的灵性,更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大好时机。只有积极地投入生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才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写话的兴趣。
三、评价展示,激励写作
评改和交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点评当中来。每次在全班作文总评时,我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并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与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应注意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不足之处也用委婉的语言指出。我经常在评语中写道:“你的进步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要是字数在多一点儿,书写在认真一些,那就更好了。”“章叙述得真有条理,娓娓道来,可是就是那么一两个用错的词影响了整篇文章,多可惜呀!”学生在拿到作文后,看完了评语都会找出自己的毛病加以改正,从而让整篇文章更加精彩。在指出全班的共性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互相说说优缺点,有哪些好的地方是需要自己学习的,认为哪些地方可以怎样写更好。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技巧也得到了提升。而对得好的文章和进步快的文章,班上不但要在才艺专栏示,还要发奖鼓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一旦学生对写作达到热爱的程度,我们老师的付出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总之,习作教学要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储备,使他们的作文扎实起步,真正成为交际之必需,创造之必需。
一、积累生活素材,使学生乐于写作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迷人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心情愉悦,爱美之心升腾起来,那初升的太阳、辽阔的田野、清澈的小河、无名的小花,都是大自然精心为学生准备好的丰富的题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接触社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把学生带到思维与语言活的源头,在社会生活中,在广阔的天地里,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这样,作文时学生就有素材可写、会写了,乐写了。
当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他们因好奇而跃跃欲试,因亲身体验而了解社会,真正品尝到了酸甜苦辣种种滋味,所以急需倾吐。我通过带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典型场景,逐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对周围生活空间中的人和事能表述清楚,并能分辨“美”与“丑”,区分“是”与“非”。在作文教学中,大量的写人、记事的习作,其题材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我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去体验生活。他们有的帮叔叔阿姨站柜台,有的去幼儿园做小老师,有的去车站卖报……例如,让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如果硬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即便他们曾参加过什么精彩的活动,也不一定能写好、写活。基于这种思想,我在作文课上特意安排了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室外分组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小鸡找窝”“跳绕杆”“保护庄稼”“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等。活动之后回到教室,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及活动场面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学生把参加过的活动用最真实的语言逼真地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篇篇优美动人的好文章。
二、童心飞扬,编织七彩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生活天真烂漫,充满幻想。一次次的习作练习,使我一次次地欣喜不已,七彩的世界一次次地在孩子的笔下生成。在教学中,我会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如《吹泡泡》这次习作,孩子们想象丰富,精彩纷呈,在他们的笔下,一个个不起眼的泡泡,都是那么美,都具有生命,都富有灵性,都和他们自己一样顽皮可爱。他们在习作中这样写道:“泡泡泡的样子有大有小,大的像苹果,小的像珍珠,连在一起的像一串串冰糖葫芦。一只只,一串串的泡泡,飞呀飞呀,飞到了草地上,草地上开满了泡泡花;飞到了花朵上,像给花儿送来了五颜六色的花芯;飞到了绿树上,被小鸟发现,以为什么好东西,一下子啄破了……”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玩耍中,孩子会尽情展露出自己的灵性,更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大好时机。只有积极地投入生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才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写话的兴趣。
三、评价展示,激励写作
评改和交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点评当中来。每次在全班作文总评时,我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并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与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应注意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不足之处也用委婉的语言指出。我经常在评语中写道:“你的进步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要是字数在多一点儿,书写在认真一些,那就更好了。”“章叙述得真有条理,娓娓道来,可是就是那么一两个用错的词影响了整篇文章,多可惜呀!”学生在拿到作文后,看完了评语都会找出自己的毛病加以改正,从而让整篇文章更加精彩。在指出全班的共性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互相说说优缺点,有哪些好的地方是需要自己学习的,认为哪些地方可以怎样写更好。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技巧也得到了提升。而对得好的文章和进步快的文章,班上不但要在才艺专栏示,还要发奖鼓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一旦学生对写作达到热爱的程度,我们老师的付出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总之,习作教学要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储备,使他们的作文扎实起步,真正成为交际之必需,创造之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