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探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实效性
【作者】 刘 华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东坎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业与试卷是反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号召下,及时有效真实地反馈的关键在于作业与试卷的设计。作业材料不再是课堂习题的重复,而更应体现其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下面是笔者关于作业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注重趣味性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层次性
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及难,层层递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做。这样能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饱”,又可以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了”。既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套餐”型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一星级:(1)5.4×72+5.4×28 (2)(1.25+2.5)×4 二;星级:(1)5.4×99+5.4 (2)7.5×10.1 三星级:(1)7.4×5.6+7.4×5.4-7.4 (2)8.4×7.2+0.84×28,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分层作业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从课堂走向实践,体现生活性
“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课后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有必要的。实践型作业能培养团结合作、宽容忍让的美德,既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又能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新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新颖的尝试,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它的宗旨是: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
总之,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养成的。为此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注重长期效应,不能急功近利。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小学数学作业方式改变及有效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齐心努力开展研究,才能探索出更具时代气息,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模式。
一、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注重趣味性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层次性
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及难,层层递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做。这样能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饱”,又可以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了”。既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套餐”型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一星级:(1)5.4×72+5.4×28 (2)(1.25+2.5)×4 二;星级:(1)5.4×99+5.4 (2)7.5×10.1 三星级:(1)7.4×5.6+7.4×5.4-7.4 (2)8.4×7.2+0.84×28,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分层作业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从课堂走向实践,体现生活性
“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课后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有必要的。实践型作业能培养团结合作、宽容忍让的美德,既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又能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新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新颖的尝试,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它的宗旨是: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
总之,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养成的。为此我们应该高瞻远瞩,注重长期效应,不能急功近利。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小学数学作业方式改变及有效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齐心努力开展研究,才能探索出更具时代气息,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