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化学学习于快乐之中

【作者】 翟轩阳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堂好的化学课,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吸收课堂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引发深思联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讲求语言的趣味性,如果将各种趣味性语言交替使用、合理搭配,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巩固记忆,对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化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是中学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可以和别的学科一样,首先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学习惰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开始每一堂新课时我们都会设计一个新课的导入,导入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但是,如果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这一节内容时,如果上新课前简单地复习旧知识,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不是很大,为了使新课的导入具有更多地趣味性,可以这样提问——“空气中二氧化碳占多大比例?”“如果去掉这0.03%的二氧化碳会有什么后果?”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幻想的世界,发挥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唤起了深入学习的好奇心。
  二、元素化合物,形象谐音口诀记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方法,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我用了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形象暗淡无光。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给石墨以温暖的压力,再辅以催化教学,它是会转变为金刚石的。借此机会,我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金刚石一样具有无坚不摧的精神,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接受了思想教育,可谓“一箭又雕”,这都是语言的魅力。 
  又如,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前五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该”;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用“父亲多亲”谐音加深记忆,“负氢多氢”即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且体积比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大。
  在总结氧气化学性质时,可概括为:炭黑子燃烧发白光,蓝紫色火焰二硫子,火星四射怪价铁,石蜡的燃烧非化合,耀眼的白光好镁丽。在碳及碳的化合物一章中,讲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转化时,借用于谦的《石灰吟》,请学生根据诗句内容分析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是化学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诗歌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一句是物理变化,后三句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在教学1-18号元素时,,可补充K、Ca两种元素后,采用记忆法编成四句话: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物质溶解规律可编成下列口诀:钾钠铵硝盐可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可溶钾钠铵,钾钠铵钡碱可溶。
  三、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这也离不开优化的设计。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定会兴趣十足,如果在后面补充一点——再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加了如此一个反复的实验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十足。
  其次,注重实验操作的趣味性。化学药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药品很多,因此化学实验的操作就有其一定的规范性,如果实验中有违规的、错误的操作,轻则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重则会发生实验事故。所以在化学教学之中,应该十分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当然规范的不一定就是死板的。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学习不至于枯燥。例如,在安全的条件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代替老师做演示实验,老师在实验后总结学生操作的失误和错误之处,这样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演示实验,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真正进入探索学习的氛围之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第三,实验步骤,顺序记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将操作步骤编成如下口诀: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检查气密,装药定管,均匀受热,排水充气,撤管熄灯。制氧气的步骤也可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概括,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在做点燃氢气和氧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后,提醒学生,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在作完验纯方法实验后,及时给出下列韵语:点燃氢气要小心,贸然点火定伤人,取支试管收满气,管口向下移向灯,“哨”声是在发警报,“扑”声才是放通行。
  通过这样,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些,难道学生还会厌倦学习化学吗?完全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唤起了学习化学的激情,他们就会自觉地不断地坚持学习下去,相信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定会取得更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