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柯敏艳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是现在的引领方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精神是我国综合素质教育必须培养的思想,本文对当今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进行了分析,说明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育青少年创新精神的高效方法,概括发展高质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有用方式,用来加强青少年的创新性思考方法,增强青少年的创造思维的提高。
  关键词:青少年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教育方法
  只有把科技创新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办好青少年的培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归纳能力。各个学校主动增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创造意识和创新思考能力,着力推广青少年有效提高创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老师应该重点讨论怎样高效融合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增强科技创新教育培育的综合性。对于青少年健康长大和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老师需要营造和谐的科技创新教育气氛,符合适应青少年创造性思想和创造性素质的现实需求,应该拥有不同化的独特科技活动。
  一、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现状
  (一)青少年科学知识教育力度需加大
  目前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科创培训方面的老师,短期从事科技教育的教师自己的学科水平不够到达相应的要求,学校综合的科技教育老师质量不足。在投资方面,学校科技教育经费不足,阻挡了科技教育活动的实施。
  (二)应试教育给科技创新造成阻碍
  很多学校和老师自己在科技教育观点方面有着一定的误区,不能高效进行效全面能力教育培训。在现实教育教书项目中,硬性教育占比很大,科技创新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纸上层面,尚未实地落实。
  (三)社会教育未发挥自身价值
  目前制造社会科技氛围还需要提高,新闻媒介是学生们获得科技创新知识的整体出处。易读性强的科技书本相对较少,良好科技读物数量不多,学生得到科技创新知识相对困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获得科学创新知识的源泉和路径。因此把社会科技教育氛围增强,才能增加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水平。
  (四)青少年缺乏科技创新欲望
  因为社会、学校对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的看中水平不足,由此,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想法没有得到高效的出现。大量学生无法有效彻底地明白科技创新的根本,科技创新的关键性和根本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学生不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创造性活动。总的来说,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热情还有待进一步调动。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增强
  创造性思想是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的根本需求,在科技创新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该使用各种手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这样学生可以有了很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实现这个宗旨不可缺少的是科技普及宣传的结果。红领巾广播、学校电视台、公众号、黑板报等很多种形式被学校用来推广和学习科创的知识;老师也应该以课上为中心,通过科创课堂,教师给学生进行案例实践操作过程,学生可以在思考分析中减少科技创新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增强能力与胆量,进一步完成学生创造思维的优秀结果。
  (二)明确教育思路与发展方向
  这几年,部分学校为培训和增强学生的科创能力、创造精神和实际行动能力,加强对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综合执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把科技教育与学校的美好氛围的创立结合起来,用科学课堂去增加和美文化下的课程体系,让和美氛围在学校盛开。通过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进程中,学长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最后的结果为引导,自主创立新时代教师团队,深化对教育途径与方位进行探究和实践。尤其是应该注重在新课革命下的指示,把实际行动和课上活动联系起来,教导学生在参加创新实际行动中增强创新思维,完成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在不挺的进行和增强中,慢慢已经作为青少年教育的独特之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科技化。
  (三)积极创设各类特殊科技创新活动
  在坚定不移的进行学校领导的根本性战略工作,自主开发学生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进行可以扩展到专业知识。学校学院应该乐于创办全校性的隆重的科技创新活动,自主的带头各种社团,进行更有不同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赛。详细活动流程有专业技能比赛、科创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手抄报绘画比赛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开设应该按照自己愿意参与形式的准则,需要全体的不断学习,通过班级为团队来进行筛选有能力的人,学校组织比赛活动。坚定的用个体带动集体的准则,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全面能力的提高。应对不同的年级,学校也应该主动的提倡学生自我特点的培养、创新方案设想、科技作品展示等不同的活动。除去大型活动之外,学校还需要设定相对小型的活动,用来填补大型活动的不足,进而提高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的连续性。
  (四)建立健全教育平价体系
  为了能目的性的引导学生进行变化与改变需要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健康长大。对学生进行评估,应该从固有的教令变化为鼓励与支持,教导学生适合不断发展的需求与趋向。从评价体系方面来讨论,在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进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前提下,教育学生进行独有的发展,完全的把学生的闪光点发掘出来,老师评价学生要在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不应该只看重成绩这一方面,而需要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特色的独特性。在固有的教育方式下,评价体系的内容与原则大体上是一样的,没有办法显示出学校自身的独特性,这样下去,只会培育大抵相同、缺少创造性思考的学生,不能够实现对于科技创新教育对创造性优秀学生的培育。由此,学校在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进程中,不单只会根据已有的教育体系,还应该会着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双重培育和评价。
  总结
  这几年,科技创新教育不断发展为教育革新的闪光点,在这种氛围之下,学校应该把科技创新教育当成重要思考课设,通过建设科技思维能力强、引导素质高的教师团队,增强教育思考方向的确定,搭建科技创新教育的体系结构,探究大量化教育方式、进行多种化科技创新活动等一些高效的方法,构建科技创新教育的大世界,在激励学生创造化思维与热情的前提下,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确实的用高品质的科技创新教育增加学生科学水平和整体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申.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天津科技, 2021, 48(6):3.
  [2] 陈红梅. STEM 教育理论在辅导青少年科技创新中的实践研究[J]. 文学少年, 2021, 000(009):P.1-1.
  [3] 谭劲, 杨清萍, 陶建鑫,等. 小学特色科技教育的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J]. 全视界, 2021(5):0149-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