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爱的教育

【作者】 徐丽霞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行,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渗透爱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其个体差异性,秉持着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爱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因年龄的特殊性,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也不具备完善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在工作开始之前应对班级同学有全面的了解,根据他们的数学基础、领悟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制定个性化发展的活动,从而完成爱的教育。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用单一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点,忽略了师生间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初中数学课堂同样如此,通常是由教师先行介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将其列举到黑板上或者大屏幕中,亲自示范它们的重点使用方式,带领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或大量的练习中夯实记忆,以此便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枯燥的流程根本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问一答的模式使得课堂活动流于表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何谈爱的教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利用课余时间研读管理班级方面的书籍,或是向资深教育请教,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掌握先进的授课技巧,在完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强化理论知识的认知,意识到爱的教育的重要性,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人类离不开数学》一课,在备课环节便要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加强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以丰富的教学经验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促使更多人主动加入到活动中,提高课程参与程度,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创设教学情境,掌握实际情况
  考虑到初中生年龄因素,对周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经常用“是否有趣”作为判断标准来决定自己对待一件事情的用心程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课堂设计的充满趣味,他们会以认真的态度面对后续的研究,积极配合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营造出活跃的班级气氛。相反,若是整体流程枯燥乏味则很难保持长久的专注,容易出现走神或是窃窃私语等违法课堂秩序的行为,无法保证听课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性格特点展开教学,提前对大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话题或是案例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并借助信息技术出示图片、声音、视频等途径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进行新课内容的学习,突显出教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意。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全等三角形》一课,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全等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加深对它的理解,针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也不要以犀利的语言进行抨击,而是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完成新课内容的学习,同时也要对表现优异的同学提出表扬,让他们在课堂中树立起自信心,并且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建立温馨的课堂氛围。
  三、组织实践活动,构建和谐关系
  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中考压力,部分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知识的传输上,采用题海战术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导致他们并不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无法灵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失去了数学学科的价值。因此,教师应组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得学习热情,课上以的丰富的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下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大家解决各种困难,利用亲身经历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效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材中《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其划分为若干小组,以自学的方式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制作成课件为其他同学讲解,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教师则要根据各组代表人物的表现进行点评,以激励性话语为主,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因为紧张而忘词的同学也应鼓励他们不要气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日后在口语表达和组织能力上定能获得稳步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改善了师生间和同学间的相处模式,无形中构建出和谐的氛围,将爱的教育进一步落实到实践中,以此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不仅体现在转变教育理念、创设教学情境以及组织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教师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宝成.基于陶行知爱满天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38-39.
  [2]董德荣.爱在行之路上——用博爱观强化初中数学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113.
  [3]曹秀芹.法的渗透 爱的教育[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