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王 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双城街道高店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强调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文音从学生主体化教学的价值分析入手,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联等方法,以期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主体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阻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但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在分析学生主体教学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课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和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土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跟老师想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二、尊重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平行与垂直”的教学案例:课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无限性”的数学活动。即让学生拿着一张纸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把手中的白纸看作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在不断地变大、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另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是怎样的,并在白纸平面上画出来。此时,学生的兴趣极高,想象也十分丰富,画出了各种相交和不相交的情况,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一些学生画出两条直线延长后重合的情况,从而有效地突破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
  三、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家柏拉斯基说过:“教师的使命不是向学生教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营造的环境中独立地或大家齐心协力地去掌捏知识、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集体智慧,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四、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还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学习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从教近十二年,参与学校主体教育实验,感悟颇多,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树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教育教学上得一条思路。让我真正明白在课堂实践中实施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境激趣——自主探究——交流反馈——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都应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指导思想,都应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受、猜测、验证、观察、思考、发现、交流、归纳等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