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 吴 竹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不断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外活动起到一定的辅导作用,同时有效地利用家庭以及社会教育资源来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工作。下文将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社会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是目前初中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也是学校开展德育任务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实际情况来了解学生当前的身心状况,同时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
  1、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约束自身行为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所采用的教材而已,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图片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教学模式,根据当前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利用视频、语音等形式,将教材当中的图片进行具体化展示,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片内容。例如,在讲“诚信”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上添加一些额外的小故事,如曾子杀猪,将这个小故事编辑成视频动画来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动画来了解掌握这个故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动画当中,去体会为什么曾子要去杀猪。通过这一动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含义,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
  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动画来加强对于道德思想方面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传授的各种知识,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设备来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场景,让学生能够与故事案例中的主人公起到一定的情感共鸣。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懂得奉献精神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国内各大灾后重建视频,通过视频当中每一位救灾人员的动人表现,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同理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奉献精神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这样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教师以往很难实现的,学生只有通过这些图片、人物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奉献精神的含义,无论是各地的抗洪救灾活动,还是灾后的捐款重建,教师很难用文字和语言来进行描述,而通过视频图片则可以轻松地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简单来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教师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知识,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对于当前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其身心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相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课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让学生对于是非对错有个清晰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投屏来播放一些案例,“有学生在马路上随意的打闹玩耍,没有关注身边的交通状况,而有的学生则遵照相关的交通规定有序通过马路”又或是“在公交车上,有的人在抢座位,而有的人把自己的作为让给老人或孕妇”通过这一系列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了解自己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应该如何去处理对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展各项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当中各种视频或将学校组织的活动拍摄下来,从而用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课外时间,选择一些适合于当前学生特点的教育视频来进行播放,例如,“感动中国”这一电视栏目,该节目每次都会挑选出当年最具代表性的感动人物,无论是大众所熟知的各类明星,还是民间的普通大众,该栏目展示出的每一位人物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魅力。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感动中国”这一栏目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总而言之,通过这些教育视频,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3、利用家庭及社会教育资源,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该学科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来进行。也就是说学生的家庭教育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利用电视机所播送的各种公益片或教育栏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道德理念。教师可以鼓励家长让孩子多看一些公益广告,如大众所熟知的“给妈妈洗脚”“守护父母”等,这些公益广告虽然较为简短,但所呈现的方式却较为新颖,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这类广告的真正内涵,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进一步地培养塑造自己的道德观念。家长还可以培养学生观看新闻的习惯,让初中生从小就对国家的热点事件有着一定的了解。需要积极利用当前所能获得教育资源,如教育部门所发布的各种爱国宣传片以及各种类型的道德教育影片,家长教师需要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观看,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观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观后感,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此外,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着良好的道德观念。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挑战,学生能够通过思想道德要求来有效地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适当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张会梅.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000(010):40-41.
  [2]谢双斌.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 初中时代(教育研究), 2013(第11期):76-76.
  [3]余美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反思[J]. 魅力中国, 2016, 000(02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