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

【作者】 孙 翔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 滨州市滨城区东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数学课堂要注重课堂效率。而课堂中的提问,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提高课堂质量。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环节进行剖析,并提出提升课堂提问环节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中数学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对策
  在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与任务反倒在日益减少的教学时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加重,给高中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中的提问环节也应随着改革的工作的进行自身完善与优化,以便切实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课堂提问环节的相关概述
  1.高中课堂提问环节的实质
  高中课堂提问环节实际上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从学生角度进行考量,引导学生的课堂思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育效率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在课堂之中应用该提问环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的重要体现,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将教学目标彻底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高中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要性?
  就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提问依然是应用最多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之中不断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其自身的数学能力。不仅如此,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高度的肯定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自信心,进而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高中课堂提问环节的方式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应用提问的教学手段时一般运用三种方式:第一,单一学生提问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指定一位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情况,并对维持课堂秩序有一定的效果;第二,集体提问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全班学生进行集体的作答,通过这种手段,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更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第三,小组提问法。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定学习小组进行问题的回答,通过这种手段,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小组的讨论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责任感,从而提升课堂的总体教学效率。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
  1.问题设计欠缺实质性内容
  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环节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其中存在对问题的设计缺乏实质性内容。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教师为引导地位的模式也更加明朗化了。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就将提问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仅重视提问的数量,并不重视提问内容的设计。
  2.设计问题难度有待考量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过程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性的差异,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提问的难度。就目前来看,现阶段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对此方面依然不够重视,仅为突破数学中的难点进行提问,导致部分学生教学内容难以理解,难以对问题产生共鸣与思考,使提问环节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提问方式存在误区
  第一,提问方式不够严谨。数学是一门基于抽象思维与逻辑思考能力于一身的学科,因此也可以说,数学本身具有严谨性,需要注重言语上的描述,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由于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忽视了提问方式的严谨性,使学生无法从中理解教师的本意,进而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
  第二,提问顺序控制不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难到易的过程,只有先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或原理,才能够对数学难点进行突破。而只重视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从而忽视学生数学基础的情况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难以串联起数学的知识链条,掌握的数学知识过于分散,给数学课堂效率上的提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教师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将过去的数学知识连接起来,仅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概念理解后,就开始突破数学的难点,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初期阶段就遇到了困难,进而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具体措施
  1.对提问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问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上,调动起全体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既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理解,又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索,联系起数学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串联起数学知识链条。不仅如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难易有针对性的提问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加学习自信心,进而激发出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2.重视提问模式的创新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提问手段时,教师还要重视对提问模式的创新,有效活跃课堂之内的学习气氛,让学生通过新颖的方式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就目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学习小组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及相互讨论的手段,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并且这种模式会在学生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其团队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为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3.合理安排学生作答时间
  教师要想切实的提升问题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安排学生的思考及作答时间入手,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蕴含的数学进行细致且多角度的思考,从而更为准确的进行作答。提问时为了让学生复习旧知、发散思维,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学习过程,老师要通过问题,通过学生思考问题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课堂,能提高学生教学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思维性强,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增强学生对所所学知识的记忆思考。在素质教育工作不断落实到教学各个角落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离不开课堂提问,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春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7,(24):65-66.
  [2]来永昌.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