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立足新课程标准 探寻“整本书阅读”

【作者】 张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庄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六大“学习任务群”,并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设置了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其中,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对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如何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我们结合义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一线教育专家的研究观点去细细推敲和厘清。
  思考一:为什么读——立足核心素养,知目标,晓意义
  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乃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样使人生变厚。一个人有了终身学习的习惯,他的发展是无限量的;在阅读中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使一个人变得向善,人生变得正;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读写能力是一个人的关键能力。有人说,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取决于语文,也就是取决于他的读写能力,这样可以使一个人的人生变强。阅读能够使人生变厚、变正、变强,所以它展现了无限的力量。阅读能明显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业成绩,阅读是最优的潜力股,是性价比最高的智力投资。
  思考二:读什么——围绕语文本位,分阶段,明书目
  整本书阅读分学段,循序往上。目标中各学段阅读整本书的目标和要求——从“尝试阅读”到“初步理解主要内容”,到“把握主要内容”,再到“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体现了整本书阅读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道了小学各阶段的要求,那么书从哪里来?那些书是学生应该读的呢?通过整理,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教科书在“快乐读书吧”中提到的书。二是教科书里节选的那些书。三是课后“阅读链接”“资料袋”等栏目提到的书。四是课程标准“附录2”推荐的的书目。以上书目,虽然只有“快乐读书吧”中以“你读过吗”为要求的书是必读书,其他均为“相信你可以读更多”的书是选读书,但这个阅读量已经远远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下限。
  思考三:怎么读——关注教材范例,学方法,要指导
  课标中的“教学提示”中明确指出:“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宜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根据开展读书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如拓展阅读的书目、参考资料,以及相关音频、视频作品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
  “教学提示”中的这些要求,既指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又为设计什么样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方向性的参考。 因此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阅读方法习得很重要。教材当中,三年级教猜测与推想,四年级就要学会提问,五年级教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教要根据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学习在课堂的单篇课文中可以进行教学,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是更加适合阅读策略的运用和实践的练兵场。方法习得了,如何教会学生运用方法呢?这就需要上好导读“三课”。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至少包括“启动”课、“跟进”课和“分享”课三种样态。整本书“启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兴致勃勃打开,享受阅读。整本书阅读的“跟进”课更像是学生阅读旅途上的一个“智慧补给站”——或补充能量或更新方法或增强期待,目的是更好地“整装”再出发。为了让学生继续阅读,阅读有收获,在“跟进”课中阅读方法指导比较重要,如做批注、写读后感、缩写(写梗概)等;为学生解答疑惑解决问题等。“分享”课就是把个人的阅读收获——所建构的意义——变成集体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智慧。
  思考四:如何评——坚持素养立意,多维度,依标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提示(4)中指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认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凸显儿童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评价具有发展性,课标中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家长、教师、学生,阅读专家,阅读同伴灯在评价中的作用,让评价具有多元性;创新的评价方式,让评价广泛性,收集和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如学生日常写字、读书、习作、讨论、汇报展示、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方面的材料,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还可以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釆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综上,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阅读习惯养成了,整体认知能力提高了,精神世界得到丰盈,核心素养同时就很好落地在孩子生命当中。相信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一定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