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劳”育工匠,修工匠之职业行为习惯

【作者】 雷力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本篇文章就是以“劳”育工匠为主题,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劳动的教育,修工匠之职业行为习惯,完善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方案,将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相结合,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积极的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职业行为习惯;劳动技能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积极倡导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对全校劳动教育课统一指导和协调,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将劳动观念和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学习全过程,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注重细节的良好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以此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一、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相结合
  (1)家务劳动
  积极的开展劳动教育,将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中职学校教师要和家长共同携手,为学生布置家务劳动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帮助父母来承担家里的劳务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劳务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是16岁以上的少年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一部分即将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即将步入社会,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学会家务劳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关键。通过完成家务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2)校园劳动
  在学校期间,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安排劳动任务,每天养成劳动的好习惯。在学校期间,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的人数,安排学生进行教室的打扫,学校公共区域面积的打扫,及时的检查学生的寝室卫生,为学生布置寝室卫生的打扫任务。不仅如此,学校每周都要开展卫生大扫除,让全体师生共同行动起来,参与到校园劳动中,给学生创建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还要举办星级寝室的评比,让学生学会保持寝室的卫生,学会自己整理内务,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将每周的周二下午第3节课,划定为劳动课程。这节劳动课程让学生自主的打扫教室,收拾个人寝室,打扫校园等。由学校的值日生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星级的寝室成绩评比。定期的完成校园的劳动任务,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潜移默化的主动收拾寝室,主动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大家共同携手,共创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
  (3)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劳动活动
  除了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以外,班级教师也要积极的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野炊活动或包饺子、抄手等。通过举办这样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掌握基础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劳动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及团队合作精神。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学生已经成年,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劳动教师就要从实践出发,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过程和劳动的意义,加强对劳动的体会。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劳动中,自己动手体会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的成果,社会生活,热爱劳动。
  二、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劳动实践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生活方面习惯方面入手,还要从学生的专业特色角度入手。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积极的开展劳动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将专业和劳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开展实际的劳动教学。学校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定期的举办学生的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劳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提高对岗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岗位里能够用心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履行岗位工作的职责。教师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领悟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内涵。
  例如:对于本学校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进一步加强岗位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农业种植的实验基地。学习农业种植的全过程,加强动手实践操作,自主动手完成柑橘栽植、施肥、整形修剪等生产实习任务。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样的形式,丰富学生的种植经验,培养学生劳动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越走越远,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劳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劳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积极的开展各项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劳动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在劳动中领略,精益求精的工匠内涵。
  参考文献:
  [1] 青秋蓉,肖建英,苏红. “双高计划”背景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7):18-22.
  [2] 赵晓兰. 中职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1):97-100. 
  [3] 易今科,陈斌蓉.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2,1001(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