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课外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小霞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第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写作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写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内容。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写作并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对此,教师就可从课外写作入手,以课外写作教学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外写作;教学策略
新课标说:“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少布置命题作文。”这样的要求,都是习作教学中对“兴趣”把握的原则。何为“兴趣”,一个词――快乐!学生在习作中快乐地表达、快乐地书写,这样的作文就是“快乐的作文”、“兴趣的作文”。因此,笔者认为:习作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在三年级学生的起始阶段,更是一种培养兴趣的过程。从习作导入、习作指导,再到习作动笔、习作评点以及习作交流,乃至习作积累,都应当是一种快乐的过程,“兴趣先导”,并将兴趣激发和兴趣保持贯穿始终。如,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天地一:笔下生花》让学生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然后写成习作,这样的写作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和学生的喜欢的家庭成员有关,怎么能不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教学时,笔者精心指导,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出色地完成了习作。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成长发育初期,各方面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不知从何处下笔,无话可写等状况,难以对写作形成体系性的认识。此外,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大多是对知识的讲解,而写作需要体现个人行为,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写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2. 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所以对于写作这种需要磨练心性的学习活动并不感兴趣。加之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无法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 学生写作思路窄
写作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向,写作是一个人所思所想的反映。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文章能够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极为丰富的,思路是开阔的。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全面地认识到世界,所以思维能力较为有限,其写作思路不够开阔,写作语言不够丰富。而写作思路的问题直接反映了教师对小学生写作思路的指导不足,使得小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较差,写作思路较窄。
二、小学语文课外写作教学策略
1.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写作是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思维模式的直接途径。而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和语句,大量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积极开展课外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和经典文章,并记录下经典的文章段落和觉得精彩的语句,之后进行总结和仿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讲解《我的奇思妙想》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想象力和科学实验发明的小故事和作文,自己的话语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而观看谁的文章想象力充足、写作语言优美,过于他们充分的鼓励。而对于所写内容不够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讲评和纠正,让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动力,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写作。而写作动力往往由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对此,教师就要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难以想象庐山的奇秀雄伟,这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播放关于庐山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庐山的奇秀雄伟。之后在为学生讲解李白的诗句,让学生回想刚才视频中庐山的美景,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在面对庐山美景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如教师可文学生“李白的诗写得美不美?诗句的意境好不好?”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可以是风景、山水等。这样一来,学生由于感受到李白作品的魅力,写作兴趣就会瞬间高涨,纷纷动笔参与到写作中。
3. 开展写作训练,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写作能力需要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知识积累不足,所以写作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写作教学中以实际的写作活动为基础,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较为熟悉,能说出爬山虎的一些特点。而且由于课文中对爬山虎这种植物有详细的描写,学生对爬山虎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此,教师就可提问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是不是十分了解?能否对其进行描写?”从而为学生设置课外写作练习作业:让他们写一篇对身边植物的观察日记。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课外写作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析课外写作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而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融合发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有效策略[J]. 王芳.小学生(中旬刊),2022(06)
[2] 听课感悟[J]. 冯淑珍.宁夏教育,2010(Z1)
[3] 小学语文课要注重陶冶性教学[J]. 曹明海.语文教学通讯,2009(12)
[4] 小学语文课内外的阅读与积累探讨[J]. 高丽芬.科技资讯,2020(06)
[5] 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实效[J]. 孙雪红.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6] 如何衔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J]. 郑雨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
[7]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严雨倩.课外语文,2020(01)
[8] 浅谈小学语文课学生探究品质的提升[J]. 叶爱红.新课程(小学),2018(05)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外写作;教学策略
新课标说:“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少布置命题作文。”这样的要求,都是习作教学中对“兴趣”把握的原则。何为“兴趣”,一个词――快乐!学生在习作中快乐地表达、快乐地书写,这样的作文就是“快乐的作文”、“兴趣的作文”。因此,笔者认为:习作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在三年级学生的起始阶段,更是一种培养兴趣的过程。从习作导入、习作指导,再到习作动笔、习作评点以及习作交流,乃至习作积累,都应当是一种快乐的过程,“兴趣先导”,并将兴趣激发和兴趣保持贯穿始终。如,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天地一:笔下生花》让学生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然后写成习作,这样的写作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和学生的喜欢的家庭成员有关,怎么能不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教学时,笔者精心指导,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出色地完成了习作。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成长发育初期,各方面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不知从何处下笔,无话可写等状况,难以对写作形成体系性的认识。此外,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大多是对知识的讲解,而写作需要体现个人行为,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写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2. 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所以对于写作这种需要磨练心性的学习活动并不感兴趣。加之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无法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学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 学生写作思路窄
写作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向,写作是一个人所思所想的反映。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文章能够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极为丰富的,思路是开阔的。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全面地认识到世界,所以思维能力较为有限,其写作思路不够开阔,写作语言不够丰富。而写作思路的问题直接反映了教师对小学生写作思路的指导不足,使得小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较差,写作思路较窄。
二、小学语文课外写作教学策略
1.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写作是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思维模式的直接途径。而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和语句,大量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积极开展课外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和经典文章,并记录下经典的文章段落和觉得精彩的语句,之后进行总结和仿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讲解《我的奇思妙想》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想象力和科学实验发明的小故事和作文,自己的话语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而观看谁的文章想象力充足、写作语言优美,过于他们充分的鼓励。而对于所写内容不够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讲评和纠正,让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动力,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写作。而写作动力往往由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对此,教师就要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难以想象庐山的奇秀雄伟,这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播放关于庐山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庐山的奇秀雄伟。之后在为学生讲解李白的诗句,让学生回想刚才视频中庐山的美景,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在面对庐山美景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如教师可文学生“李白的诗写得美不美?诗句的意境好不好?”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可以是风景、山水等。这样一来,学生由于感受到李白作品的魅力,写作兴趣就会瞬间高涨,纷纷动笔参与到写作中。
3. 开展写作训练,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写作能力需要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知识积累不足,所以写作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写作教学中以实际的写作活动为基础,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较为熟悉,能说出爬山虎的一些特点。而且由于课文中对爬山虎这种植物有详细的描写,学生对爬山虎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此,教师就可提问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是不是十分了解?能否对其进行描写?”从而为学生设置课外写作练习作业:让他们写一篇对身边植物的观察日记。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课外写作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析课外写作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而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融合发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有效策略[J]. 王芳.小学生(中旬刊),2022(06)
[2] 听课感悟[J]. 冯淑珍.宁夏教育,2010(Z1)
[3] 小学语文课要注重陶冶性教学[J]. 曹明海.语文教学通讯,2009(12)
[4] 小学语文课内外的阅读与积累探讨[J]. 高丽芬.科技资讯,2020(06)
[5] 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实效[J]. 孙雪红.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6] 如何衔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J]. 郑雨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
[7]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严雨倩.课外语文,2020(01)
[8] 浅谈小学语文课学生探究品质的提升[J]. 叶爱红.新课程(小学),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