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智慧教育背景下职高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作者】 李承斌 陈秋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年,国家提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线下课堂被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线上课堂等智慧课堂所代替,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不断涌现,教育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智慧教育背景下职高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教育;职高语文;写作;提升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写作兴趣
  首先,在语文篇章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化为“声形并茂”的可感画面,给予学生以美好的阅读感受和文字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沁园春·长沙》的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音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上阙意境,想象绚丽壮阔的深秋图景。
  其次,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直观,运用多媒体展示与写作有关的内容,创设合适的写作情境,将图像、音频等教学资源进行结合,刺激学生的感官,化枯燥、乏味、抽象的教学内容为直观可感形象,有趣生动,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情动于中”才能激发其“想写”的欲望,只有学生“想写”,才能主动思考,积极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在《单据》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了网络新闻“没打借条借钱不还起诉,法院驳回起诉”营造氛围,学生看新闻后为行为人感到愤慨不平,激发了学习兴趣,而后选取民间纠纷“是债主还是欠款人”要求同学们解决纠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拓宽阅读渠道,提高阅读积累量
  首先,重视课内书本阅读积累。要读好、用好语文课本,职高分为基础模块上下册、拓展模块,书中不仅选取了许多中外名作,更是每个单元都对中华诗词歌赋进行了充分的补充。充分利用教材选文中的素材进行基础积累,不失为一个实在而方便的方法。
  其次,利用好信息平台,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互联网+”时代,即时资讯、多媒体信息遍地开花,APP、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层出不穷,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方便便捷,取之不穷用之不竭,且平台操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如果学生可以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博览精读,阅读和积累将事半功倍。学生可利用手机选择下载报刊杂志APP,诸如《今日中学生》《读者》《当代职校生》《青年文摘》等,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时文、美文,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治性情。也可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等工具,多关注平台中的社会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动向,增长见闻,磨砺思想。
  三、开拓练笔新平台,落实写作训练
  (一)鼓励“微写作”,利用网络平台落实日常语言表达练习
  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时下“微写作”正流行。信息流动不断加快,短信、微信、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融入我们生活。利用平台发表“说说”“心情”“日志”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且这些网络平台也已成为了人们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微写作”也称为“微型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即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等。长篇大论的写作固然不可或缺,但用准确妥帖的词语,确切的句意发表贴近现实的“心声”,显然也可以成为学生练笔的好方式。
  (二)通过群文阅读,加强文体仿练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体写作有明确要求,基础模块要求“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职业模块“45分钟能写600字以上的文章。写作活动不少于5次。”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文体写作还要让其达到一定的水平。不一样的文体有着不一样的结构,每种文章有其独有的体裁特点。张志公老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钱钟书“模仿引进创造,附庸风雅会养成内行的鉴赏。”进行群文阅读,加强问题仿练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体式的大体结构,让学生清楚文章的谋篇布局,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有章可循,有办法下笔,形成清晰的文体意识。
  四、创新评阅方式,提升写作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师讲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写作修改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职高基础模块要让学生“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而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作文评改往往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写作后却只关注教师评语,极少数学生会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重新修改,这大大地降低了写作评价对写作的指导发展作用。要想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教师在讲评时,可运用多媒体进行写作讲评。在讲评前,可选出典型语病错误文章,并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师生共同评改。评改过程中,学生可以参照例子反思自己的写作,也可以掌握好修改的每个步骤,最后,在修改成果与原文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文章修改。
  (二)搭建平台,实现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
  不仅要对学生写作成果进行评价,教师还应该搭建分享交流平台,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评价氛围,重视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微信群或QQ群里以阅读打卡的形式发阅读照片或阅读感受,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互相浏览阅读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语文摘抄,反馈阅读情况。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写作成果评价形式多样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互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平台分享交流功能,采用“上传作品——评级——写评语”的方式,实现小组互评、班级互评。还可以通过分享平台,与家长共评实现共同评价。
  (三)利用平台分享交流功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传统写作评价由语文教师一人完成,而现代教学,应鼓励学生、其他科任老师甚至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利用班级群或者家长群搭建一个习作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定期将学生的写作成果分享到群,所有学生都可参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经过师生共同修改,我们可以将优秀作品选为“优秀作业”,让同学、科任老师、家长欣赏成果,并评选等级。质量高的作品,可以通过教师推荐到校刊发表,或发送至刊物或者作文网站,比如《当代职校生》、《今日中学生》等。
  总之,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提升,在智慧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让信息技术为我所用,才能让实现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永发,《巧用“四题”技巧 赢取高分作文——高考新材料作文备考策略》《作文成功之路》,2021,(41)
  [2]戴启常,《高中作文备考问题呈现与策略分析》,期刊《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1.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