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分析

【作者】 张祥妹

【机构】 福建省宁化县名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由于微课录制方便,教学主题与重难点突出,方便学生反复观看与学习,又具有很好的视听冲击效果,因而深受新时代师生的欢迎与喜爱。文章首先结合微课定义剖析了微课的特点,进而分析微课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最后结合识字教学的课堂环节探讨其实践策略。文章有助于帮助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更好地认识微课在识字教学中的优势,促进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低段识字教学;微课;特点;应用优势;实践策略
  识字教学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始终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教育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识字态度。但是,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年纪较小,而识字任务又较为繁重,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课堂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识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微课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充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有效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成效,让识字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一、微课的定义及其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习惯对知识内容进行碎片化呈现的教学方式被称为微课。微课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以及课后练习等多个环节。
  微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时间短。通常一个视频中只包含一个教学知识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其次,微课的知识容量并不大。通常微课是由时间较短的教学视频所构成的,学生可以在网络渠道上直接进行观看或下载下来进行反复观看,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学习。
  再次,微课还具有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学主题突出。一个教学视频一般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展开,可以更好地利用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
  最后,微课还具有明显的空间开放性,微课教学并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将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信息设备的另一端进行接收并开展学习,能够有效打破空间的局限性。
  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微课,而微课又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课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进行录制和传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可以带来以下应用优势。
  1.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微课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图像、动画和声音效果,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字形、字音和字义等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识字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音乐等多种形式对应汉字的音、形、义展开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识字学习兴趣。
  2.多媒体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微课的出现也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途径。微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字形和字音,通过配音和配乐增强学习氛围,同时可以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差异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互联网思维。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风格的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随时随地学习,便捷灵活
  微课本身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呈现得更加趣味化。再加上微课本身时间较短,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汉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和观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提供了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
  5.信息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微课的录制和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秀微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并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专业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参与探索和应用微课教学。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策略
  1.微课促进更加高效的课前预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前预习是识字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初步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计划,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场景歌》的识字教学时,教材内容中包含了海边、乡村、公园等生活场景。但是,由于小学生本身生活经验匮乏,对于这些场景也没有足够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和这些场景相关的微课视频,例如“海边的两只海鸥”“乡村里的一户人家”,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数量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例如,去野外春游看到“一只小松鼠”“两朵花”等。通过这样的实际运用,开展更高质量的课前预习。
  2.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发挥其辅助教学优势
  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分清课堂教学的主次,明确识字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词,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为了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利用微课。例如,以学习《中国美食》这篇课文为例子。由于教材内容中举例介绍了十一种中国美食。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么多生词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这些食物的图片、视频介绍等,让学生在了解美食的同时学习生词。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穿插微课视频,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印象,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牢固掌握这些生词。
  3.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做好课后的复习巩固
  微课的另一个重要运用是在课后复习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后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对生词进行不断巩固,才能真正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生词。教师可以将当天学习的课堂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微信群、QQ群等多媒体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后回到家中时,将这些微课视频下载下来进行反复的观看。倘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实时跟教师连线,获得来自教师的指导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后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生词的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诵读这些生词的时候录下来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中,帮助教师更好掌握学生课后复习的情况。
  结束语
  微课本身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识字学习的渠道,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微课教学的优势,并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课堂中,全面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艳红.探究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应用[J].魅力中国,2020(34):123.
  [2] 郭艳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探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5.
  [3] 肖雪.小学低年级识字翻转课堂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8.
  [4] 卫丹.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05):26-29.
  [5] 方婕妤.小微课,大精彩——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和应用[J].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2023(06):40-42.
  [6] 梁伟群.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应用[J].名师在线,2017(22):80-81.
  [7] 陈丽娟.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应用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A].中国北京,2019-08-1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