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严 敏

【机构】 新疆和田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它不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达成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化学实验是学生发现化学知识,参与化学探究的有效途径。优化高中化学实验,发挥实验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据此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尤为重要。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究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很多学校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课本上的实验作为参考,且主要是采用教师动手实验,学生观察的模式,不利于学生们注意力的集中。与此同时,在完成实验后对于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过于匆忙,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处于懵懂状态,这对于激发学生们参与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其次,一些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认为这种方式更加节约时间,能够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从而跟上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存在安全问题,且不易课堂纪律的管理。学生们如果不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验当中去,那么其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就会非常有限。在教学中应该真正树立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需要学生们积极配合和参与实验教学的开展,达到更加理想的实验质量和效果。
  二、高中化学实验优化策略
  (一)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化学实验设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灵活的实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而且还能将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硫酸铜”的制备通过多媒体展示化学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合理地安排实验操作:首先让学生了解硫酸铜与稀硫酸混合时的化学反应情况;其次是利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溶液;最后教师讲解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在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后,再让学生利用装置自制一种简易的氧化还原实验。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优化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二)结构性要素管控,要有具体的方略与措施
  这是落实每一条要诀的保障。例如对实验中过程质量的管控,即对实验教学内容及认知策略的管控,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明确问题、引导探究,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应用反馈,迁移拓展、生疑发展,难点突破、巩固提升等五个方面。对实验教学流程的科学性管控,即对学习环节的结构化、学习任务的结构化的质量管控,对教学环境及师生双边活动的管控。每一项都要做到深入细化,使要素落到实处。
  (三)重视典型实验,促进学生参与探究
  开展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有效学习的基础,科学且合理地开展有关实验,能够让学生重新经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用典型的方法探究类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典型实验通常是由有关专家经过层层筛选及综合考虑进行设置的,其不仅有着显着的可操作性,而且具有代表性,蕴含着探究化学的必备思想和方法,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思想意识的载体,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
  (四)注重创新,重视探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创新,重视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研究中,使学生在观察和模仿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锻炼思维、增长才干。例如在讲到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来完成实验。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做好引导总结。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实验内容和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五)采用分组实验形式,锻炼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高考背景下,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主要途径。合作探究、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优化教学方式,重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吸收集体智慧,发挥团队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分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利用团队智慧来互相激发灵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性。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要优化实验设计,利用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互相探讨和分组实验中学习化学,锻炼思维。
  (六)注重化学实验成果展示,完善教学评价体制
  教师应树立“素养为本”的化学学习评价观,紧紧围绕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化学学业质量标准来确定化学学习评价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活动表现、纸笔测验和学习档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倡导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注重化学实验成果的展示,结合学生的情感、能力、态度以及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整体考核,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总之,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重点教学目标,也是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为确保以上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更应对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给予高度重视。如此方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及素养,继而为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薛介平.实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
  [2]张文华.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