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作者】 罗晴月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英语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灵活地使用英语,从而建立起坚实的英语知识体系。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人文素养
  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初中生的良好个性,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对他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培养初中生健康人格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对教育的目标要更加清晰,不仅要把有关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品德进行相应的培养,做到学与德共同发展。同时,有关老师在中学英语课上把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个性培养,从而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历史使命感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中学英语教学可以丰富初中生英语知识、促使学生对国外习俗与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差异。通过对初中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预防初中生出现“外国月亮比较圆”思想,肩负着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使命感的初中生爱国热情将会被全面燃起。
  (三)利于规范初中生行为
  在中学英语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有关行为的论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类文章来强化初中生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相关的规范。比如,在初中英语课程《Wild animals Giant pandas》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喜欢大熊猫这一动物的心理,让同学们的注意力得到吸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初中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使学生保护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从而有效地约束其日常行为规范,使其学会保护环境和关爱动物。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文教育重视度不高
  第一,中学英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过于传统,一位教师要承担数十名学生的任务,而一些英语教师又要承担多个班的任务,这就造成了英语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其次,不同的学生水平、素养、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而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次,很多英语教师都忽略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在挖掘素材和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不足,这些都很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二)教材利用率低
  作者通过对全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问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材的运用。这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和传递知识的工具。教科书在中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然而,从中学英语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部分教师运用课本知识运用部分词汇,词组,句型和语法。学生按照教师标注的内容进行记忆并不能确保其专业技能得到根本提升。
  (三)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新课标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相应改变,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学习热情大增。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组织方式仍处于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人文精神
  良好的教学气氛,是学生与教师一起营造出来的,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提升教学人文素养、厚重的人文思想、富有人文内涵。然而,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学习兴趣消沉等等,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作用强烈的特点、形式多样,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并且被师生所接受。不仅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而且也能有效地提升中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借助教材优势,开展人文素养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就要变被动的课堂教学为积极地探索和讨论,为了凸显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等,从而活跃课堂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使其产生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关于争论的话题,如道德上的矛盾,例如社交礼节,使其在情感与理智中进行抉择,从而发展人文素质。
  (三)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修养
  在新课程标准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民族自豪感的利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资源,更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集中体现。将传统中华传统文化以适当的方式引入到英语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全面性并且扩大传统文化传播渠道,还能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他们体验不同文化形态。
  (四)利用实践活动,开展人文教育
  在初中阶段,老师既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又可以在课外进行相关的学习。课外实践活动能将人文素养融入其中,下面的例子可以给别的老师以启示。
  学生透过《A green world》这门课程,认识环保,节约能源及爱护地球之重要性。但是,学生能不能把这一理解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呢?因此,我进行了一项名为“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实践性研究。带领同学们,直接地面对城市周边水污染,垃圾成堆等现象,对学生的视觉和嗅觉都有很大冲击,使学生认识到生态问题之严重,期望能够帮助其树立环保意识,进而让其人文素养有所培养与提升。
  总结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还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当前,因中考教师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英语知识与习题技能培养上,且人文知识渗透较少,这样对于高层次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将人文素质贯穿其中,由思想走向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星.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3):2.
  [2] 袁甫.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策略[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000(017):P.1-1.
  [3] 殷琳. 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 才智, 2020, 000(01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