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双减”之下,语文教学可以做的减法

【作者】 宋玉芬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了“双减”与“五项管理”政策。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更好实现“减负增效”,教师们需更加致力于在限课堂时间内更好地提升教学效能,寻得向高效课堂挺进之法!
  下面,我们且以语文教学为例,来浅谈“双减”之下如何做好减法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减去老师重复哆嗦的知识传授,留下精彩的望、闻、问、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精心备课,尤其是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拿捏得准,这就需要借鉴和参考经验。课堂设计精确到每一步设计的问题和问题之间的过渡语,不出现课堂上“废话”连篇。整堂课下来不论是精讲授课还是合作探究都力求一气呵成,步步为营,落地生根,收获满满。经过精心准确的课,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当堂知识目标当堂课达成。
  二、“减”去课堂上重复的书写练习,留下精彩的灵魂碰撞
  课堂上教给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识字方法,书写技门、阅读方法、写作技能。
  掌据了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的特点,能很准确地读准汉字使用汉字,而且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所有经过眼前的汉字都轻而易举地入脑入心,这也推动了汉字的正确书写工程。中国汉字不仅有形体的美,更有意境的幽,一个“舞”字的书写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舞”给人带来的愉悦感,更让学生领悟到“舞”激发出来的神秘感。这些课堂教学的精彩瞬间都源于“减”去重复书写后的善思之发现。
  阅读的技巧是什么?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阅读练习,也不是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它是一种流趟在血液里和灵魂深处的碰撞。读《坐井观天》这类寓言故事,就让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导演,安排主要角色是青蛙和小鸟,故事情节分为三次对话。这种没有结尾的故事,作为读者的“我”,来预设后来的青蛙和后来的小鸟会怎么样。如果你是导演,你的镜头里有什么?如果你是读者,你读懂了什么?如你是青蛙或小鸟,你为什么会那样说、那样做?当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立场去阅读同一篇文章后,老师还用担心什么阅读内容是学生读不懂的?什么阅读是学生完成不了的?什么师生回答是学生提不起兴趣的?课堂上,学生或欢呼雀跃,或低头沉思,或书声朗朗,一堂课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结束了。
  三、“减”去课堂上的怨言批评,留下精彩的称赞和期许
  把“你怎么没听懂?”变成“原来你还想再听一次老师的话语。”把“你怎么又错了?”变成“你这次的错会促使你更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
  把“你真棒”变成“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书写真漂亮”“你的观察好细致”“你走进了作者的心,读懂了作者的心声”“你的想象有理有据,奇妙无比”“你们合作创造了美好”……
  四、“减”去课堂上老师主宰讲台,留下学生精彩的身影和声音
  “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小老师提问。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
  老师做最安静的学生,最认真的学生,最积极举手的学生。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气氛中形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地面对“双减”,明白哪些该“减”,哪些不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