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王云云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音乐是人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高中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堂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来讨论高中音乐教育。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运用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民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增强人们精神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高中音乐教音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重视音乐,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发展史的国度,是一个尊重乐教,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音乐,就仿佛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当前音乐教育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课堂缤纷多彩,让音乐直正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了高中音乐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之上,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运音乐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制定好的教学策略。下文将对几个常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立融洽的师徒关系,打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把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最基本的基础,只有在放松的同时,学生们才会发挥出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才能吸引高中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教学,高中学生课程负相重,都希望能够简单或暂时放松一下,如果音乐教师在课堂中能放下威严,更加积极主动地和学生们做朋友,教学之外也能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学生们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让他们的情感得升华,目标更加明确,就会改善许多同学不原意上音乐课的习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建立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教音和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帮助,高中音乐课堂的吸引力不在干音乐知识的灌输,更多的在干知课背后的折射与启迪带给他们的收获。只要老师们背花费心思,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使他们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和优势。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对音乐艺术的体验,在情感的指导下,去领悟音乐,去细细体会和品味音乐所蕴含的意境。这样的话,不仅能培养学生在音乐上的创造力跟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独自鉴赏音乐的能力和感悟力。
  比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聆听《黄土高坡》《信天游》等著名西北民歌,这些民歌高亢、粗犷,同时节奏比较简单、明了,适合学生现阶段的音乐鉴赏水平。我要求学生在歌声中展开合理想象,细细品味这些歌曲背后体现的意境和文化。最后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漫天的黄沙,还有的学生说似乎穿越了历史,领略了西北的无限魅力跟风情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这就促使他们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指导下,自主展开想象,去领略和体会西北独特的文化和风情,不断提高自身在音乐上的感受水平和鉴赏能力。
  三、分析音乐元素,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作者往往是通过音乐来向听者传达自己的某些情感,因此,作品中的某些关键乐句和音乐高潮之处,往往是作者炽热情感喷发的火山口。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把握、强调音乐元素在关键乐句和音乐高潮处的表现作用,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和碰撞,是深化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内化和吸收中,迸发出强烈的情感火花。如,在教授国歌时,笔者就紧紧抓住关键乐句,巧妙设问: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深深思考,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理解到当时中国人民那种愤怒的、为国担忧的、期望抗战的强烈感情。之后,继续深入,从歌曲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歌曲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感情的?”最后,指导学生在歌唱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爱国热情。
  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合作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和学生进行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交际能力。这样课堂气氛就会非常的活跃、轻松和民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随意变化自己的座位,根据课堂需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座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相互讨论、表演节目。例如在小提琴表演中,学生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有兴趣,方式的随意化,让课堂更具有活力:
  其次,要能够动静相结合,师生相互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敢于动,放心动,因为动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对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不要限制他们的这样表现。通过这种动静相互结合的方式,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中来。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音乐教学没有止境,它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使学生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