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作者】 韩小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班级是学校中一个小的“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农村有着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民俗文化,有着特定文化氛围,学生的生活条件和见识,不是很开阔,班级文化建设能很好的促进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潜意识,最大程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科学的发展。让以人为本的新型社会结构,孕育新型的班级文化,在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上我认为应做好一下几点:
  一、构建班级行为文化,讲究巧安排
  班级行为建设文化,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百鸟学艺”的小巧手比赛,“请你记住你我他”的互帮互助联欢会,“我是小小解放军”的军营小练兵活动等,学生通过模仿、操作、交流、实践等反复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克服活动中的种种困难,努力达到活动的目的,享受成功的无穷乐趣。
  我班除具有两块学生使用的黑板报外,学校还给配置了艺术窗和展示板,学校为促进班级文化活动水平上档次、上水平,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黑板报和艺术窗评比,每学期进行两次班级手抄报比赛和展示板创作比赛,每学期进行一次创作童谣比赛等,我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能力特长,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活跃了学生生活。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开展班级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还是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我班都制定出周详可行的计划,做到内容具体、形式多样、操作有力、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开展班级行为文化活动,首先活动要有价值,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或寓娱乐于活动之中,或寓求知于活动之中,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二、、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
  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要创设温馨的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室环境,教室要地面干净,课桌要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物品整洁有序,还要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班上可以养几盆绿色植物,放在窗台,来绿化教室,美化环境;把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书香之气尽显,润物细无声的启迪学生;在教室后面的墙壁黑板上,开辟出一块黑板报,黑板报的设计,在内容上要注意对学生的影响,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趣味的小知识到文艺内容,要做到丰富多彩,不流于形式。在形式上,要注意审美的要求,注重整体的结构美和对衬美,注意与教室整体环境的和谐,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相搭配协调,相互映衬,使学生受到健康阳光的教师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感染,文化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发挥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与科任老师、家长关系等。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班级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
  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学生交往。学生在学校、班级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不断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自信、自强、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班级内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老师和家长间的关系、学生和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好这四种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着人与人的交往。
  生生关系是这四种关系中最难调控的一种。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所致,好的时候很要好,不好起来就像仇人一样。因此,我常常对孩子们说:“有时候,吃亏就是便宜。当两个人发生矛盾时,不要急着找对方的不是,先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哪里错了?”并通过班队课和晨间谈话逐渐来扭转错误思想,再利用思品课的机会把这个教育更深入,后来班内打架事件明显减少。我告诉孩子们:“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我们要像兄弟姐妹一样融洽地相处。谁有了困难,我们都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关心帮助他。”并抓住典型事例及时表扬,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现在,在我们班里,有谁伤心落泪,就会有人递上一张餐巾纸;有谁不小心摔跤,就会有人把他搀扶起来;有谁忘带东西,就会有人及时送上……
  在丰富的班级教育资源里,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很重要的一块。经常多渠道地与家长沟通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我不仅可以和家长及时交流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还可以和家长探讨怎么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这不但拉近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更是收到了比教师或家长“单打独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农村这块沃土上,班级文化建设有着他特殊的地域特点,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建立好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基石,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影响学生的一生;建立好的班级文化,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会让农村的教育得到更充分,更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