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1+X”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者】 李德鹏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2019年,教育部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获得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参加技能培训,取得更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文主要研究在“1+X”背景下,针对职业院校课程特点,根据职业院校学情特点,并以“1+X”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建设,让当下最流行的学习模式成为解决就业和提升社会劳动力技能水平的积极因素,以尽快实现职业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1+X”背景;中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方法;策略
  由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要求应顺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对现存的不合理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充分调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空间。但目前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学习模式依旧存在问题,过于注重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在中职课程改革影响下,学校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善,才能提升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学习实效性,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观念的影响,为学生更加充分地解决职业技能问题。
  一、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
  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成绩较差,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对老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教学方式的改革工作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导致学习成绩和对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较差,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出现了混日子的现象,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严重的阻碍。在大环境影响下班级风气较差,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电工电子专业需要学生建立充足的实践意识,由于缺少学习主动性,导致电工电子专业的学习无法实现创新。
  (二)教学模式脱节、缺乏教育的创新性。
  现阶段,我国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缺乏教育的创新性。导致电工电子专业长期处于教学模式陈旧的状态,整体教学质量偏低课程设计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不相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尚未与社会热点内容进行结合,与普通高中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学差异性导致教学模式出现脱节现象,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满足现阶段的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学习,对课堂效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阻碍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开展,与实际教学存在严重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投入度不高,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电工电子专业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专业细节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以此来满足课堂实效性的学习。
  (三)教材内容混乱、缺乏实际性。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专业,同样也需要教材作为支持,但由于专业类型不同,导致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也不相同。再加上教材内容缺少实质性,内容过于混乱导致缺乏实际教学意义,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不同的教育版本,严重阻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吸收。教材内容混乱不清难以突出专业特点,教材是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只有做到教材内容实践学习紧密结合,才能保障专业课内容的深入,对学生的自身技能以及对电工专业的知识理解能力得到提升。由于目前电工电子专业的内容比较复杂,且版本不同对教学完整性产生了较大的阻碍,进而实现教学任务的稳步落实,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1+X”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以现代教学为基础、提升教学效果。
  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进行改革,将阻碍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模式应充分以电子教学为主题,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进行充分的展示。比如借助电子影像以及PPT课件,将电工电子设备的细节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对各零部件进行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电子教学广度深度进行再次拓展。电工电子教学设备应先对磁场、导线进行预习,首先要对专属名词进行了解学习,借助现代教学工具来强化学习效果,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再次延伸,将复杂的知识更加简单起来,比如老师在“电子线路”教学任务当中,可以借助动画演示的方式,将电子线路的通电模式进行演示练习,并将对电工电子的学习过程,利用显眼的模式展示出来,借助网课平台进行学习,逐渐减轻老师与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创新专业教学技术、充分激发学习趣味。
  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专业知识点比较复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复杂性,知识过于抽象化导致学生起来十分吃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的学生特点,老式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背景下的教学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一些先进的科学教学设备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并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老师可以借助教学优势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工电子实验中的各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电工电子设备中的某一环节进行绘制时。老师只会借助粉笔尺子等工具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对电工电子设备细节的理解,老师可以借助模拟影像实验法,使学生在感受知识的同时进行动手操作,并创建班级群聊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空间。
  (三)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缩短电工电子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院校,开展教学任务时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学习兴趣,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电工电子知识进行结合,通过巧设疑问的方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的设计,比如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拆分来分析这一类电器的共性,使学生更加直观的面对电工知识,对电气设备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
  (四)注重职院业校特种职业技能的培训。
  1、要加大信息化建设。随着云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依靠课堂上老师授课转变为结合各种慕课平台、专业论坛学习辅助相关知识。特种职业培训也应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培训模式,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将部分基础性理论知识利用云计算技术放在线上,为学生随时随地灵活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供技术和资料支撑,解决工学矛盾。
  2、要注重实际安全操作培训。特种职业培训应更加重视实际操作的培训,将理论教学与实操培训相结合,鼓励培训教师开发理实一体,适于教学的实操培训设备。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全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3、完善培训评价体系建设,提升特种职业培训质量。特种职业培训时间长、内容范围广、知识点众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能在考试环节进行检验,影响了考试的通过率。在“1+X”背景下,探索完善特种职业评价体系建设,利于教师实时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提升特种职业培训质量,提高考核通过率。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电工电子设备教学的教育改革,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职业院校的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操作与培训。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地区,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对电工电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急需实施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吕涵;高职院校“1+X”背景下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年20期 
  [2]孙鹏;陈谊楠;“1+X”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20年23期 
  [3]姚江梅;邵康;基于“1+X”背景下高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研究[J];科技资讯;2020年36期 
  [4]李晶;基于“1+X”背景下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