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马 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象鼻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识谱能力”。本文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出发,谈了有关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策略,要在歌唱中渗透识谱,在情境中学习识谱,在亲身实践中巩固识谱。
关键词:音乐;识谱;律动能力
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要应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的要求。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但在实际课堂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干音乐课堂中的唱歌、律动、游戏都十分感兴趣,也非常愿意积极参与进来,一日让他们视唱歌谱,课堂中的气氛就会越来越冷淡,更加不要谈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了。
一、营造氛围,在亲近中产生兴趣
小学生一开始接触乐谱,往往存在陌生感,不仅要认识还要唱出来,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
亲近音符,并对其产生兴趣。教师在音乐教室里可以把最基本的“哆来咪法索”等按照音高的位置做成教具,孩子一进教室就可以去坐坐,可以去摸摸,还可以唱唱,调动多种感官,让孩子找到每个音符,唱准音高等。还可有把音符编成儿歌、小故事等成为音乐课中的一个环节,每一堂音乐课中都有孩子参与讲,让他们说一说成为一种期待。在校园里,可以打造“音乐角”,设计成由音符作为主角的环境。学生在课间、中午等都可以到那儿去放飞心情,这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老师还可以有主题有计划地在音乐角开展活动,这样高年级的同学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大手拉小手”“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逐渐认知,因为常见就消除了陌生感,因为有体验就能认识音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兴趣,认识音符就水到渠成。
二、识谱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以学习简谱版为主,视地区、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有学习五线谱版的。不管是简谱还是线谱,歌谱都是由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构成的。其中旋律的本质就是指不同音高的排列,所以节奏训练和音高训练是识谱教学的主要内容,两者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歌谱演唱的准确性。识谱教学可以采用分步学习和集中学习的形式。分步识谱教学是教材组织编排的要求,它符合小学生的记忆规律和实际能力,但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积累上缺乏一定的延续性和系统性。集中识谱教学需要我们教师能重组教材,使学习内容连贯、紧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但相应的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分步识谱教学和集中识谱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合理安排,相辅相成,来提高识谱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先学节奏,再识谱
一首歌曲是由音高和节奏共同组成的,光知道音高而不唱出节奏一样不能把歌曲唱好。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具有表现力,所以必须先进行节奏训练,这样才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取得享半功倍的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采用在玩中学习节奏的方法。例如学习节奏型小附点X.X时,可以模仿骑马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小附点节奏型的特点,从而让学生熟知其节奉。学生通过熟悉的各种动作来了解各节奉型的特点,从而进行节奏训练,感受各种音符的时值。平时收集一些韵律匀整的儿歌,教孩子们按节奏朗读。如三年级里面的《编花篮》就是首游戏歌曲。利用儿童生活中已有知识训练节奏,效果显著。如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孩子很喜欢跳橡皮筋,把他们跳橡皮筋时边跳边念的儿歌,贯穿在节奏训练中,能大大提高孩子们的浓厚兴趣。音乐教学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恰当地利用语言中的自然节奏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又易于掌握。解决难点再整体识谱。
四、强化音准、音高训练
少年儿童在接触音乐学习识谱的开始,就必须十分重视其正确音准、音高的培养与训练。教学中,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动物入手,让学生辨别音准音高的能力,并对音准音高进行识记和加深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呜叫声,来辨别不同音区的音准音高,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区别了音区的音色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掌握,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音准音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唱名和音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会唱音阶。
五、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录音机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奉,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堂握歌曲的节奉。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
如歌曲《前羊毛》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奉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 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句、分段逐一识谱。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视唱练习,或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进行识谱学习。
六、将音乐教育中演唱、创造与鉴赏等课程进行有效结合
在这种集合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经过听唱法来对音乐进行学习,同时可通过模仿方式来对演奏进行学习,还可经过即兴的方式来对音乐进行创作。也可以说,中小学生们主要是经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而学会读谱的,并非是经过了专门的读谱练习。在中小学生音乐教育实践中实行识谱教学,也说明了识谱学习也随着一些歌曲演唱与欣赏等活动进行着,而并不是对这些教学活动进行借助,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将识谱教学融入音乐活动中,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兴趣
识谱教学是枯燥的,有难度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多花功夫,采用情景设置、“柯尔文”教学、竖笛、比赛、奖励、游戏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沉浸在音乐活动中乐不知疲,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高识谱能力。通过实践发现表扬和鼓励是最低成本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只要取得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而表扬个人的效果不及表扬班集体,让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爆表,尤其是穿插竖笛教学时,他们已经能主动互相帮助,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兴趣越来越浓。
八、通过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学生学习识谱中,教师可将乐器演奏巧妙地融入课堂在演奏中学生会自然地将注意力转向音符音高调子问题上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乐谱还要兼顾乐器,这种训练耳朵听力及辨别音高音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可用口琴或竖笛训练,也可用打击乐器训练学生节奏如双响桶木鱼碰铃沙球等。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谱练习确实不是件易事。但只要我们激趣到位,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并能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从害怕识谱,到接受识谱,喜欢识谱,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品尝成功的喜悦,体验音乐世界里的无限乐趣。
关键词:音乐;识谱;律动能力
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要应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的要求。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但在实际课堂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干音乐课堂中的唱歌、律动、游戏都十分感兴趣,也非常愿意积极参与进来,一日让他们视唱歌谱,课堂中的气氛就会越来越冷淡,更加不要谈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了。
一、营造氛围,在亲近中产生兴趣
小学生一开始接触乐谱,往往存在陌生感,不仅要认识还要唱出来,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
亲近音符,并对其产生兴趣。教师在音乐教室里可以把最基本的“哆来咪法索”等按照音高的位置做成教具,孩子一进教室就可以去坐坐,可以去摸摸,还可以唱唱,调动多种感官,让孩子找到每个音符,唱准音高等。还可有把音符编成儿歌、小故事等成为音乐课中的一个环节,每一堂音乐课中都有孩子参与讲,让他们说一说成为一种期待。在校园里,可以打造“音乐角”,设计成由音符作为主角的环境。学生在课间、中午等都可以到那儿去放飞心情,这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老师还可以有主题有计划地在音乐角开展活动,这样高年级的同学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大手拉小手”“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逐渐认知,因为常见就消除了陌生感,因为有体验就能认识音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兴趣,认识音符就水到渠成。
二、识谱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以学习简谱版为主,视地区、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有学习五线谱版的。不管是简谱还是线谱,歌谱都是由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构成的。其中旋律的本质就是指不同音高的排列,所以节奏训练和音高训练是识谱教学的主要内容,两者训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歌谱演唱的准确性。识谱教学可以采用分步学习和集中学习的形式。分步识谱教学是教材组织编排的要求,它符合小学生的记忆规律和实际能力,但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积累上缺乏一定的延续性和系统性。集中识谱教学需要我们教师能重组教材,使学习内容连贯、紧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但相应的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分步识谱教学和集中识谱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合理安排,相辅相成,来提高识谱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先学节奏,再识谱
一首歌曲是由音高和节奏共同组成的,光知道音高而不唱出节奏一样不能把歌曲唱好。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具有表现力,所以必须先进行节奏训练,这样才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取得享半功倍的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采用在玩中学习节奏的方法。例如学习节奏型小附点X.X时,可以模仿骑马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小附点节奏型的特点,从而让学生熟知其节奉。学生通过熟悉的各种动作来了解各节奉型的特点,从而进行节奏训练,感受各种音符的时值。平时收集一些韵律匀整的儿歌,教孩子们按节奏朗读。如三年级里面的《编花篮》就是首游戏歌曲。利用儿童生活中已有知识训练节奏,效果显著。如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孩子很喜欢跳橡皮筋,把他们跳橡皮筋时边跳边念的儿歌,贯穿在节奏训练中,能大大提高孩子们的浓厚兴趣。音乐教学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恰当地利用语言中的自然节奏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又易于掌握。解决难点再整体识谱。
四、强化音准、音高训练
少年儿童在接触音乐学习识谱的开始,就必须十分重视其正确音准、音高的培养与训练。教学中,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动物入手,让学生辨别音准音高的能力,并对音准音高进行识记和加深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呜叫声,来辨别不同音区的音准音高,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区别了音区的音色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掌握,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音准音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唱名和音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会唱音阶。
五、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录音机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奉,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堂握歌曲的节奉。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
如歌曲《前羊毛》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奉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 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句、分段逐一识谱。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视唱练习,或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进行识谱学习。
六、将音乐教育中演唱、创造与鉴赏等课程进行有效结合
在这种集合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经过听唱法来对音乐进行学习,同时可通过模仿方式来对演奏进行学习,还可经过即兴的方式来对音乐进行创作。也可以说,中小学生们主要是经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而学会读谱的,并非是经过了专门的读谱练习。在中小学生音乐教育实践中实行识谱教学,也说明了识谱学习也随着一些歌曲演唱与欣赏等活动进行着,而并不是对这些教学活动进行借助,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将识谱教学融入音乐活动中,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兴趣
识谱教学是枯燥的,有难度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多花功夫,采用情景设置、“柯尔文”教学、竖笛、比赛、奖励、游戏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沉浸在音乐活动中乐不知疲,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高识谱能力。通过实践发现表扬和鼓励是最低成本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只要取得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而表扬个人的效果不及表扬班集体,让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爆表,尤其是穿插竖笛教学时,他们已经能主动互相帮助,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兴趣越来越浓。
八、通过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学生学习识谱中,教师可将乐器演奏巧妙地融入课堂在演奏中学生会自然地将注意力转向音符音高调子问题上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乐谱还要兼顾乐器,这种训练耳朵听力及辨别音高音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可用口琴或竖笛训练,也可用打击乐器训练学生节奏如双响桶木鱼碰铃沙球等。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谱练习确实不是件易事。但只要我们激趣到位,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并能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从害怕识谱,到接受识谱,喜欢识谱,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品尝成功的喜悦,体验音乐世界里的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