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园保育工作
【作者】 杨智慧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管理幼儿园,保育工作第一。幼儿园领导要重视保育工作,加大对保育工作宣传与学习力度,真正将保育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保教同行;同时还要加强提高保育员素质队伍,坚持保教并重,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为保育员树立形象,提高保育员的工作地位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管理;卫生习惯
目前保育工作在一段时期内并不被基层的幼教工作者重视。这种状况使幼儿园各类人员不能形成保育合力,保育工作举步艰难,成效甚差,它无疑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育是日常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婴幼班孩子而言,保育工作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理论到实践上对保育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以期明确现代幼儿保育的工作目标、内容和评估体系,使“保”与“育”真正结合起来。
一、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保育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在这种新的保育观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更要反映下一世纪社会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视“保”与“育”的相互作用过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设并管理好幼儿园的环境和物品
1、环境的创设与管理
环境是幼儿园的门面,环境管理的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形象,也是幼儿后勤工作管理好与坏的表现。幼儿园的环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清洁、安全、美化、充满童趣的。后勤主管应随时根据教育、安全、卫生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以及园长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对幼儿园的绿化、环境、园舍、大型器械等不断创设和改善。并按照勤俭办园、开源节流的目标办事,想方设法用最少的资金办最多的事情。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措施。教师教育幼儿爱护公物,保护好环境,做到整洁卫生,文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勤人员注意清洁、维护。对园舍环境、器械等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维修;并制订岗位职责,做好检查、维修的记录。
2、教学设备和物品的提供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后勤管理人员要根据幼儿园的教学需要,有计划地改善和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并要精打细算,货比三家,不铺张浪费,当好管家。办学条件改善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保养。
首先要确立设备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把设备创设的意图,利用和保管工作向全体教职工阐明,并逐渐确立人人有责的意识。要求大家配合设备管理人员保管好设备,从而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其次挑选责任感强,有一定管理设备能力的老师担任设备管理员。管理员要定期检查核对设备用具,及时维修、保证安全使用。
三、保育员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第一是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第二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小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小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对于这些,保育员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四、保育员要做好幼儿品德教育的工作
首先是要有爱心。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育、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对于幼儿渴求他人之爱的心理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实,幼儿在生理上需要爱,心理上更加渴望得到教师和成人的爱。因此,保育员要在道德情感方面尽量多给幼儿一些诚恳、温慰和关爱,竭力避免造成幼儿心理伤害。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爱我”,“我是好孩子”的快乐。幼儿的这种心态,必将在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幼儿教师必须一边工作一边提高业务水平,学习运用“爱、耐、导”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把幼儿品德教育工作做好。然而,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又不完全取决于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还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幼儿所接触到的环境影响。正面的教育影响力度越大,教育效果越显著。
总之,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根本目的,幼儿的发展是依靠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来实现的,作为保育员在履行保育员工作职责的同时,树立科学的保育观,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教师的好帮手,家长教养的指导者,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管理;卫生习惯
目前保育工作在一段时期内并不被基层的幼教工作者重视。这种状况使幼儿园各类人员不能形成保育合力,保育工作举步艰难,成效甚差,它无疑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育是日常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婴幼班孩子而言,保育工作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理论到实践上对保育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以期明确现代幼儿保育的工作目标、内容和评估体系,使“保”与“育”真正结合起来。
一、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保育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在这种新的保育观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更要反映下一世纪社会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视“保”与“育”的相互作用过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设并管理好幼儿园的环境和物品
1、环境的创设与管理
环境是幼儿园的门面,环境管理的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形象,也是幼儿后勤工作管理好与坏的表现。幼儿园的环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清洁、安全、美化、充满童趣的。后勤主管应随时根据教育、安全、卫生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以及园长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对幼儿园的绿化、环境、园舍、大型器械等不断创设和改善。并按照勤俭办园、开源节流的目标办事,想方设法用最少的资金办最多的事情。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措施。教师教育幼儿爱护公物,保护好环境,做到整洁卫生,文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勤人员注意清洁、维护。对园舍环境、器械等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维修;并制订岗位职责,做好检查、维修的记录。
2、教学设备和物品的提供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后勤管理人员要根据幼儿园的教学需要,有计划地改善和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并要精打细算,货比三家,不铺张浪费,当好管家。办学条件改善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保养。
首先要确立设备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把设备创设的意图,利用和保管工作向全体教职工阐明,并逐渐确立人人有责的意识。要求大家配合设备管理人员保管好设备,从而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其次挑选责任感强,有一定管理设备能力的老师担任设备管理员。管理员要定期检查核对设备用具,及时维修、保证安全使用。
三、保育员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第一是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第二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小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小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对于这些,保育员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四、保育员要做好幼儿品德教育的工作
首先是要有爱心。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育、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对于幼儿渴求他人之爱的心理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实,幼儿在生理上需要爱,心理上更加渴望得到教师和成人的爱。因此,保育员要在道德情感方面尽量多给幼儿一些诚恳、温慰和关爱,竭力避免造成幼儿心理伤害。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爱我”,“我是好孩子”的快乐。幼儿的这种心态,必将在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幼儿教师必须一边工作一边提高业务水平,学习运用“爱、耐、导”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把幼儿品德教育工作做好。然而,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又不完全取决于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还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幼儿所接触到的环境影响。正面的教育影响力度越大,教育效果越显著。
总之,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根本目的,幼儿的发展是依靠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来实现的,作为保育员在履行保育员工作职责的同时,树立科学的保育观,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教师的好帮手,家长教养的指导者,共同完成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