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家校携手共进 齐心共育希望
【作者】 刘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现代社会需要和谐与平等的沟通,有了沟通就容易彼此理解,有了理解就便于双方的步调一致、协同努力。对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有效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友好的伙伴关系,家校之间的合作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家校协同教育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
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就好比学校的形象代言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可避免。成功的沟通能帮助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增强信任感,从而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担任班主任多年,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接触,我感悟到:当人与人之间都能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教育环境就会更加和谐,教育的凝聚力量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开发才有了可能性。
这学期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学生家长给我发了一封长长的信。信的内容如下:
刘老师,你好!又打扰你了!
首先非常感谢刘老师对XX的培养和教育,也因为有你这样的优秀班主任而感到幸运!再次谢谢你!
这次家长会,我们两个都来参加了,有很大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次进入教室后,更贴近了孩子平时的学习环境,了解了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我们就发现XX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她的语文从第二单元开始,语文课本上,几乎每课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做笔记的痕迹,她也没有把笔记做在其他笔记本上。这种现象,让我和她爸爸非常吃惊,而且语文老师也是非常觉得不可思议,抽问几个重点内容,她也不能回答。感觉她上课就是没有听课的。
??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她文科都会有认真做笔记的习惯,从小学到这学期的第一单元,笔记都是做的很好的。可是第二单元开始就没有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心里非常气愤,在我印象里,她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感觉这次家长会非常及时,还好发现的早,不然后面语文就拖后腿了!
家长会后,我和他爸爸严厉的批评了她。也因为这个事情,他爸爸非常难过。他告诉XX说,我们管你,说明我还爱你。你如果知道自己错了,你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如果你还是这样,我以后也不会管你了,说明我已经不愿再管你了。确实,家长会那天回来后,我们一家人情绪很低落,并没有因为孩子得奖而快乐,反而是难过她的这种学习态度。语文本来就是一门日积月累的课程,如果依照XX这种学习态度,迟早会下滑的,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我们从来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考第几名。最最在乎的是她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思想端正,阳光开朗,可是偏偏她的性格就是不如心意。
后来,我知道了原由。XX曾经告诉她爸爸说,她不喜欢现在的语文老师讲课。她最喜欢的还是谢老师。曾老师,最初也是有点排斥的,后来喜欢了。我都不明白,为啥孩子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她爸爸当初是好好与她沟通过的。可是效果不咋样。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结果!
但是不管如何,学习是自己的,XX现在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而且我和他爸爸也进行了自我反省,也在反思自己的问题,确实我们也是有问题的!
因为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也向X老师表示了歉意,也告知了X老师,XX知道错了,希望老师能看到XX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变。但是我没有提XX不喜欢她的语文课之类的话,我知道一定太伤人了。
刘老师,这次我啰嗦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刘老师在合适的时间,能留心一下XX对语文的态度情况有没有改善,因为她说她知道错了,会改正的。顺便,如果刘老师有机会,可以悄悄与XX沟通一下这个问题。因为用我们的惯性思维去与她沟通,估计效果不明显。如果通过刘老师的沟通方式,估计能一语点醒她。谢谢刘老师,因为孩子还是不笨的,我不希望她的任性而耽误了她。?谢谢刘老师也在适合的时间,有机会与黄老师沟通一下这个问题。谢谢刘老师和黄老师,能拯救一下XX。不求她考好多分,只要她态度端正,回归正道,就可以了!
今天说的这些,是作为女性与刘老师说的悄悄话,我把家里最糟糕的一面都无保留的说了。也作为妈妈,希望刘老师能点醒一下孩子……
从这条想信息中,我看到了家长深深地焦虑和无助,希望通过我来改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后来我和家长在电话里沟通了一个多小时,并且表示等学生返校以后,一定给这个孩子多做思想工作。结果没有想到,返校以后,孩子在家校本上,也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上讲述家长会以后,家长对她的责骂,对她的失望,以及她对家长的种种抱怨。这个孩子甚至还产生了亲生的念头。看完信以后,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同时感到解决孩子和她家长的矛盾的紧迫性。当晚我就和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度沟通。首先我和孩子一起分析她的半期考试成绩,从成绩中发现孩子的问题。我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原因,而是因为自己近段时间贪玩耽误了学习,所有综合成绩整体都不理想。因为想避免家长过多地指责,所以孩子把所有的问题推给某一位老师身上。对此,我并没有批评这个孩子,反而我还答应孩子不会把这个分析结果告诉给她家长,但要孩子答应我,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能逃避。我还引导孩子,家长会后的家长的态度,虽然有可能表达方式不是很恰当,让她难以接受。但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家长,看都这样的结果,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我就不难理解家长的行为。让她自己感受到家长对她的关心、期望和满满地爱。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帮助孩子找到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正确方式,鼓励孩子回家以后,把自己对家长的真正想法,告诉家长。并且教会她跟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
我和这个孩子沟通完以后,针对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我同样也与她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这样一来二往的交流中,我和孩子、孩子家长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我无形中也成为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不仅得到家长的信任,也得到孩子的认可。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上的成长,也帮助还在在心灵上成长。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少了任何一只翅膀,都不会展翅飞翔。
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就好比学校的形象代言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可避免。成功的沟通能帮助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增强信任感,从而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担任班主任多年,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接触,我感悟到:当人与人之间都能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教育环境就会更加和谐,教育的凝聚力量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开发才有了可能性。
这学期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后,有一位学生家长给我发了一封长长的信。信的内容如下:
刘老师,你好!又打扰你了!
首先非常感谢刘老师对XX的培养和教育,也因为有你这样的优秀班主任而感到幸运!再次谢谢你!
这次家长会,我们两个都来参加了,有很大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次进入教室后,更贴近了孩子平时的学习环境,了解了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我们就发现XX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她的语文从第二单元开始,语文课本上,几乎每课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做笔记的痕迹,她也没有把笔记做在其他笔记本上。这种现象,让我和她爸爸非常吃惊,而且语文老师也是非常觉得不可思议,抽问几个重点内容,她也不能回答。感觉她上课就是没有听课的。
??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她文科都会有认真做笔记的习惯,从小学到这学期的第一单元,笔记都是做的很好的。可是第二单元开始就没有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心里非常气愤,在我印象里,她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感觉这次家长会非常及时,还好发现的早,不然后面语文就拖后腿了!
家长会后,我和他爸爸严厉的批评了她。也因为这个事情,他爸爸非常难过。他告诉XX说,我们管你,说明我还爱你。你如果知道自己错了,你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如果你还是这样,我以后也不会管你了,说明我已经不愿再管你了。确实,家长会那天回来后,我们一家人情绪很低落,并没有因为孩子得奖而快乐,反而是难过她的这种学习态度。语文本来就是一门日积月累的课程,如果依照XX这种学习态度,迟早会下滑的,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我们从来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考第几名。最最在乎的是她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思想端正,阳光开朗,可是偏偏她的性格就是不如心意。
后来,我知道了原由。XX曾经告诉她爸爸说,她不喜欢现在的语文老师讲课。她最喜欢的还是谢老师。曾老师,最初也是有点排斥的,后来喜欢了。我都不明白,为啥孩子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她爸爸当初是好好与她沟通过的。可是效果不咋样。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结果!
但是不管如何,学习是自己的,XX现在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而且我和他爸爸也进行了自我反省,也在反思自己的问题,确实我们也是有问题的!
因为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也向X老师表示了歉意,也告知了X老师,XX知道错了,希望老师能看到XX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变。但是我没有提XX不喜欢她的语文课之类的话,我知道一定太伤人了。
刘老师,这次我啰嗦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刘老师在合适的时间,能留心一下XX对语文的态度情况有没有改善,因为她说她知道错了,会改正的。顺便,如果刘老师有机会,可以悄悄与XX沟通一下这个问题。因为用我们的惯性思维去与她沟通,估计效果不明显。如果通过刘老师的沟通方式,估计能一语点醒她。谢谢刘老师,因为孩子还是不笨的,我不希望她的任性而耽误了她。?谢谢刘老师也在适合的时间,有机会与黄老师沟通一下这个问题。谢谢刘老师和黄老师,能拯救一下XX。不求她考好多分,只要她态度端正,回归正道,就可以了!
今天说的这些,是作为女性与刘老师说的悄悄话,我把家里最糟糕的一面都无保留的说了。也作为妈妈,希望刘老师能点醒一下孩子……
从这条想信息中,我看到了家长深深地焦虑和无助,希望通过我来改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后来我和家长在电话里沟通了一个多小时,并且表示等学生返校以后,一定给这个孩子多做思想工作。结果没有想到,返校以后,孩子在家校本上,也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上讲述家长会以后,家长对她的责骂,对她的失望,以及她对家长的种种抱怨。这个孩子甚至还产生了亲生的念头。看完信以后,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同时感到解决孩子和她家长的矛盾的紧迫性。当晚我就和这个孩子进行了深度沟通。首先我和孩子一起分析她的半期考试成绩,从成绩中发现孩子的问题。我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原因,而是因为自己近段时间贪玩耽误了学习,所有综合成绩整体都不理想。因为想避免家长过多地指责,所以孩子把所有的问题推给某一位老师身上。对此,我并没有批评这个孩子,反而我还答应孩子不会把这个分析结果告诉给她家长,但要孩子答应我,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能逃避。我还引导孩子,家长会后的家长的态度,虽然有可能表达方式不是很恰当,让她难以接受。但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家长,看都这样的结果,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我就不难理解家长的行为。让她自己感受到家长对她的关心、期望和满满地爱。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帮助孩子找到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正确方式,鼓励孩子回家以后,把自己对家长的真正想法,告诉家长。并且教会她跟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
我和这个孩子沟通完以后,针对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我同样也与她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这样一来二往的交流中,我和孩子、孩子家长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我无形中也成为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不仅得到家长的信任,也得到孩子的认可。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上的成长,也帮助还在在心灵上成长。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少了任何一只翅膀,都不会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