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注意力
【作者】 范 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注意力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通过影响儿童关注、控制乃至思维的表现等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学业成绩。本文通过从课堂教学现状、影响小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出发,探讨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注意力
一、课堂教学现状
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左右,到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连续保持注意力三十至四十分钟。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两个年龄段中,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能较好地集中。具体表现在上课打瞌睡、交头接耳、听课时神思恍惚、随堂练习时疏忽大意等方面。传统教学中,老师更注重教案内容是否对应考试大纲,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只是口头督促。而今,老师着重于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让课堂更加高效高质量。
二、有趣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正好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好好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迅速并怀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呢?不妨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音乐、动画、游戏、谜语等作为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内容时,孩子们对钟表本来就是比较熟悉,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如果直接出示钟表告诉同学们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学生可能就觉得没有新意,所以,笔者选择用谜语导入本课并设计生动的幻灯片课件“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滴答滴答不会累,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钟。”经过几番讨论和猜想,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起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喜好设计有趣的导入,争取上课伊始就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三、多彩的课堂,保持学生的注意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注意力也集中起来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大脑等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注意集中时间大多是10到15分钟,管控能力弱且不稳定,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收而分散注意。如有人在教室外走过、外面小鸟的叫声、甚至天气的变化等等都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收过去的。教师怎样让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呢?新奇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不妨多花心思,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安排一些“好玩”多样的活动,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枢,使其能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高度融入课堂教学。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进入授课环节时,笔者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玩捉迷藏和搭积木的特点,设计了几个“好玩”的活动。活动一:蒙眼摸一摸。一个学生抽取某个图形,另一个学生用眼罩蒙着眼一边摸图形一边根据各图形的特点猜图形名称;活动二:搭一搭。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圆柱、球动手摆一摆、搭一搭,看看怎样摆放可以搭得又高又稳。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并能非常认真参与活动中。
当然,“多彩”并不局限于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要融入学生角色,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话语等等都是“多彩”的体现,这些都能引起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认真专心听课。
四、变无意为有意,培养有意注意
前面讲的两个方面主要是从无意注意方面来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教师还可以结合有意注意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有目的、主动的注意能力。但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如果强制要求他们一动不动,不眨眼专注地看着老师上课是不能实现的。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合情合理的途径训练学生自觉的注意能力。如,低年级学生往往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一特点,笔者设置课堂激励机制。课堂上专心听课的学生奖励小红花,不专心的扣小红花,当凑够10朵小红花就可以换取一份礼物。通过这种方法,分神的学生看到笔者给认真听课的学生奖励小红花,他们都能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听课力求获得小红花。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赞美和奖励对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有积极的作用。
五、影响小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1.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大脑中和注意力相关的髓鞘形成直至小学结束才能完成。大脑发育的不完全直接导致了小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窗外的风声,好看的文具,轻微的气味都足以影响和刺激到他们。在心理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周围同学聊天出现的不悦,想着家里备着的零食而感到的兴奋等一系列情绪都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
2.沉迷网络游戏、电视视频
电视电脑逐渐成为小学生课后生活的娱乐主体,变换的色彩与亮度刺激着学生的视神经,有趣生动的情节霸占着他们的大脑记忆,紧张激动的游戏比赛更使他们流连忘返。如此对比,数学学习便显得枯燥乏味,加上小学生的自制力薄弱,难以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投入百分百的意志力。另一方面,看电视、玩电脑过多意味着缺少对课外书的阅读以及对大自然的亲近,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也难以实现注意力的集中。
3.家庭因素
經调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学习环境欠缺。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关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大打出手的新闻,分析其因:家长的注意力分散在未看完的电视剧、未打完的游戏等其他事情上,一心想快点结束辅导环节,他们的急躁与不耐心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甚者,一些家庭会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出现在家中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或者在家中打麻将等现象。
4.学习内容和课堂氛围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枯燥无味、抽象刻板,较于语文和英语两科,内容显得单一,所以不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随着兴趣的薄弱而减少。此时,若老师以传统的漫灌式教学,课堂气氛更加无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心不在焉。
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1.因脑制宜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我们可以在上课20分钟后,采取适当方式让学生们放松3分钟,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可以让他们做一切不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例如闭目休息、放眼窗外、与同学交流等。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好这3分钟,走下讲台,细问及观察学生,随他们的掌握情况应变,修改自己的授课方式以保证下半节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而高年级学生的脑力足以让他们维持一整节课的注意力集中,那么我们必须保证不拖堂,让学生在课间有充分的时间休息与放松。
2.应用多媒体,打造多彩课堂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生活经历相对较少,接触的事物也不多,他们脑海里储存的素材也就不多,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多样化,内容丰富,可以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把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如今,一些益智类动画片都有涉及到小学课程的学习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动画片作为课程开篇,吸引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专于集思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薄弱,老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推动者,所以,老师们可以适当放开手中的牵引绳,让学生们自行讨论学习,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再者,这个年纪的孩子基本上会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会更加专注于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在交换思考结果的同时,又能锻炼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纠正错误,巩固正解。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注意力因各种因素的存在而被分散是必然的情况。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便是运送知识的一座桥,唯有老师把桥基巩固好,方能使知识源源不断地通过。因此,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制定更好的课堂教案。
参考文献:
[1]杨雪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几点策略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123-125
[2]张会萍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2016110-111
[3]石日英 小学数学课堂生动化教学初探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第21期103
关键词:数学课堂;注意力
一、课堂教学现状
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左右,到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连续保持注意力三十至四十分钟。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两个年龄段中,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能较好地集中。具体表现在上课打瞌睡、交头接耳、听课时神思恍惚、随堂练习时疏忽大意等方面。传统教学中,老师更注重教案内容是否对应考试大纲,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只是口头督促。而今,老师着重于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让课堂更加高效高质量。
二、有趣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正好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好好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迅速并怀着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呢?不妨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音乐、动画、游戏、谜语等作为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内容时,孩子们对钟表本来就是比较熟悉,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如果直接出示钟表告诉同学们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学生可能就觉得没有新意,所以,笔者选择用谜语导入本课并设计生动的幻灯片课件“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滴答滴答不会累,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钟。”经过几番讨论和猜想,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起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喜好设计有趣的导入,争取上课伊始就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三、多彩的课堂,保持学生的注意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注意力也集中起来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大脑等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注意集中时间大多是10到15分钟,管控能力弱且不稳定,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收而分散注意。如有人在教室外走过、外面小鸟的叫声、甚至天气的变化等等都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收过去的。教师怎样让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呢?新奇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不妨多花心思,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安排一些“好玩”多样的活动,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枢,使其能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高度融入课堂教学。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进入授课环节时,笔者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玩捉迷藏和搭积木的特点,设计了几个“好玩”的活动。活动一:蒙眼摸一摸。一个学生抽取某个图形,另一个学生用眼罩蒙着眼一边摸图形一边根据各图形的特点猜图形名称;活动二:搭一搭。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圆柱、球动手摆一摆、搭一搭,看看怎样摆放可以搭得又高又稳。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并能非常认真参与活动中。
当然,“多彩”并不局限于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要融入学生角色,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趣的话语等等都是“多彩”的体现,这些都能引起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认真专心听课。
四、变无意为有意,培养有意注意
前面讲的两个方面主要是从无意注意方面来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教师还可以结合有意注意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有目的、主动的注意能力。但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如果强制要求他们一动不动,不眨眼专注地看着老师上课是不能实现的。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合情合理的途径训练学生自觉的注意能力。如,低年级学生往往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一特点,笔者设置课堂激励机制。课堂上专心听课的学生奖励小红花,不专心的扣小红花,当凑够10朵小红花就可以换取一份礼物。通过这种方法,分神的学生看到笔者给认真听课的学生奖励小红花,他们都能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听课力求获得小红花。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赞美和奖励对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有积极的作用。
五、影响小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1.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大脑中和注意力相关的髓鞘形成直至小学结束才能完成。大脑发育的不完全直接导致了小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窗外的风声,好看的文具,轻微的气味都足以影响和刺激到他们。在心理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周围同学聊天出现的不悦,想着家里备着的零食而感到的兴奋等一系列情绪都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
2.沉迷网络游戏、电视视频
电视电脑逐渐成为小学生课后生活的娱乐主体,变换的色彩与亮度刺激着学生的视神经,有趣生动的情节霸占着他们的大脑记忆,紧张激动的游戏比赛更使他们流连忘返。如此对比,数学学习便显得枯燥乏味,加上小学生的自制力薄弱,难以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投入百分百的意志力。另一方面,看电视、玩电脑过多意味着缺少对课外书的阅读以及对大自然的亲近,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也难以实现注意力的集中。
3.家庭因素
經调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学习环境欠缺。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关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大打出手的新闻,分析其因:家长的注意力分散在未看完的电视剧、未打完的游戏等其他事情上,一心想快点结束辅导环节,他们的急躁与不耐心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甚者,一些家庭会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出现在家中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或者在家中打麻将等现象。
4.学习内容和课堂氛围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枯燥无味、抽象刻板,较于语文和英语两科,内容显得单一,所以不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随着兴趣的薄弱而减少。此时,若老师以传统的漫灌式教学,课堂气氛更加无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心不在焉。
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1.因脑制宜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我们可以在上课20分钟后,采取适当方式让学生们放松3分钟,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可以让他们做一切不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例如闭目休息、放眼窗外、与同学交流等。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好这3分钟,走下讲台,细问及观察学生,随他们的掌握情况应变,修改自己的授课方式以保证下半节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而高年级学生的脑力足以让他们维持一整节课的注意力集中,那么我们必须保证不拖堂,让学生在课间有充分的时间休息与放松。
2.应用多媒体,打造多彩课堂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生活经历相对较少,接触的事物也不多,他们脑海里储存的素材也就不多,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多样化,内容丰富,可以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把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如今,一些益智类动画片都有涉及到小学课程的学习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动画片作为课程开篇,吸引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专于集思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薄弱,老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推动者,所以,老师们可以适当放开手中的牵引绳,让学生们自行讨论学习,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再者,这个年纪的孩子基本上会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会更加专注于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在交换思考结果的同时,又能锻炼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纠正错误,巩固正解。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注意力因各种因素的存在而被分散是必然的情况。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便是运送知识的一座桥,唯有老师把桥基巩固好,方能使知识源源不断地通过。因此,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制定更好的课堂教案。
参考文献:
[1]杨雪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几点策略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123-125
[2]张会萍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2016110-111
[3]石日英 小学数学课堂生动化教学初探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第21期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