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案例

【作者】 郑 涛

【机构】 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1课课文。本课共分了三个主要板块:(一).先提出“思考”板块:装满粉笔的盒子和水的杯子是否还可以再装入粉笔和水?(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板块:1.空瓶灌水。2.纸团塞水杯底部是否会湿。3.矿泉水瓶内吹气球是否可以吹大。4.挤压注射器观察空气压缩及压缩空气有弹性。(三).最后是“交流”板块: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总共三个板块中,其实具体来说要学生掌握一个概念: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见教材P3)
  2.学情分析
  本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知识难度并不大,他们刚刚从一二年级进入中年级的学习,但还是需要适应一些新情况,这个学段的学生很喜欢运动,也很喜欢去探究,在一二年级,孩子们已经观察过空气、水、土壤等,本课将引导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关于空气的相关知识,除了用观察的方法外,还将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观看实验演示,以便于更加深入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3.1 学生深入理解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的性质。
  3.2 学生深入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3.3 学生了解压缩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5.教学资源准备
  PPT课件、粉笔盒、空玻璃杯、水、空瓶、烧杯、水槽、纸团、空矿泉水瓶、气球、注射器
  6.教学流程图

 

  7.教学过程
  7.1 激趣导入
  1.PPT出示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视频,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师设计的课堂。
  提问:这个视频有谁知道在干什么?是把什么打进自行车轮胎?(空气)
  教师引导:这就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课件和实物出示一个空玻璃杯,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杯子里面装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空玻璃杯不是什么都没有装,而是装有一杯空气,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从而揭示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3.出示装满水的杯子和装满粉笔的盒子,他们还可以再继续装水和粉笔吗?
  教师引导不可以,说明粉笔、水都要占据空间。从而揭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7.2 探究性质
  1.教师出示一个空瓶,插入漏斗口、橡皮泥封住瓶口。迅速向漏斗倒入一些水,学生观察漏斗的水向瓶内流下去了吗?(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学生观察后请几个同学回答结果,教师总结:水没有流下去,瓶内被空气占据着。
  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去做一下这个实验。
  2.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提醒所有同学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讲台上的同学按照老师要求把纸团塞入杯子底部,一定要塞紧,倒立扣入水槽,过一会儿后把杯子取出,查看塞纸团的杯子底部是否有水。
  学生可先在公布实验结果前讨论一下结果并让学生举手猜猜是否会湿。
  讲台的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继续做实验,并让讲台的学生告诉大家实验结果(杯底的纸团并没有打湿,说明空气占据了水杯底部)
  3.仿照以上实验激励另外一个同学按照老师要求和教材步骤操作在空矿泉水瓶中吹气球的实验。一个同学吹不大,可以再安排其他几个同学上讲台进行实验。
  提问:气球能不能吹大?
  学生:不可以。
  教师: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
  通过以上3个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空气的第一个性质:空气像粉笔、水一样,也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4.学生先自学教材第3页使用注射器的操作,然后按照以下程序逐步讲解。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注射器(出示PPT课件,简单的认识注射器外形和构造)。
  抽入一部分空气,堵住管口问:现在空气占据了哪里的空间?大约占据针筒多大的空间?
  往里推活塞,问:现在空气大约占据针筒多大的空间?
  往外拉活塞,问:现在空气大约占据针筒多大的空间?
  到底空气占据针筒多大的空间?针筒里的空气多少有没有变?外面的空气有么有进去,里面的空气有没有出来?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做出合理总结。
  抽几名学生按照教材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适时出示PPT课件。
  实验总结:注射器充满了空气,当推动活塞时,由于注射器扣被橡皮堵住,空气无法逃出,因此空气被压缩了,体积变小,由于空气的压力,注射器里的海绵被压扁了一些。当松手后,由于压缩空气有弹性,因此空气恢复了原来的体积,活塞也被空气顶了起来,注射器里的海绵也恢复了原样。说明空气不仅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还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7.3 拓展应用
  1.再次展示课前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图片或视频。
  2.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提问: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了空气压缩的性质吗?(学生再举例说明教材以外的内容)
  4.提问: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和总结,以加深印象并再次延伸本课重点知识。
  5.引导学生再读2遍课题,提出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学生回答:且可以答到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
  6.布置课后作业:请所有同学下课后再把课本P2、P3中的实验做一做,可以一个同学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去完成。
  8.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水不下漏  纸团不湿  吹气球→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注射器             空气被压缩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