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习作教学因融于生活而精彩

【作者】 冷如冰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陶行知思想下中高年级项目化习作的研究或探索

  谈到作文,人们往往认为小孩子生活狭窄,见识不广,写不出东西。我却不这样想。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教师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学,小学作文是有出路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作文质量呢?我认为要“从内容入手”,要贴近社会生活,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容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撷取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作文,这是提高小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良好观察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常常没话写,其原因不是我们的生活枯燥单一,而是我们的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漠不关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推动生活向前发展。那么如何关注学生情感需要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激发主体参与作文的意识,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呢?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乃至身边的花草树木……例如:关注乡村一年四季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观念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家庭中发生的快乐的事,悲伤的事,有趣的事,奇特的事;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同学之间的矛盾别扭,用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境。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眼睛去发现,收获会特别大,心情特别愉悦,喜爱之情也会升腾起来。那生动的语言便会伴随着情感迅速喷涌而出。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实现教学民主,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因此,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作文课。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爱听老师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可以在指导他们写作时,讲述一些自己的故事来感染他们,以教师的自身感受来创设一种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的一篇半命题作文《……的苦恼》,我没有急于指导他们怎样审题,怎样选材,而是对他们讲述起自己的苦恼:我从小便患上近视眼,这给我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苦恼。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讲解“鹰”的字型,因为我看不清楚,便格外用心地听。只“听”老师说到“‘鹰’字里面有个‘双立人’……”。我错误地领会了“鹰”的写法,于是在课后听写时,我因写错了字而遭到老师的指责。等我讲完自己的这段经历后,我便让学生们也大方地讲讲自己的苦恼时,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纷纷地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大家,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个子矮”的苦脑;有的述说了“小胖墩”的郁闷;还有的则讲起了自己家没有电脑的烦恼……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敞开了心扉,各种新颖的话题不断产生,随后的作文中不仅选材多样,而且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学生习作的视野
  造成目前小学生“榨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现代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天地比较狭窄,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这就要求老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好动,对课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参加活动时的思维十分活跃,每当搞过一个活动,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讲给别人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应指导他们留心观察活动,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比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前夕,分别给学生一周时间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在班级有目的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开办赛诗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运动会、参观等活动,来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使作文的源泉变为一潭活水。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办娃娃文学社,也可鼓励学生自办手抄小报,开展小记者活动,城乡学校学生互相通信,走出校门去植树、做环保工作,星期天去敬老院,还有帮邻居阿姨看孩子、去市场买菜等等。教师尽可能带学生到外面去看一看,做一做,比如星期天去扫街道,做为人民服务的“小红帽”,早上带学生去菜市场做做志愿者,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这种实践活动,不但增加学生的自豪感,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尚的劳动情操,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历或观察来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以及生活视野,从而为充满真情的写作做好准备。
  总之,作文的内容要紧密地与生活联系,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深入家庭,深入社会,深入自然,学生作文的内容就会丰富多彩,充满真情。让孩子们的每个细胞都参与到生活的碰撞之中,然后帮助他们抓住这碰撞之中闪现的火花并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充满兴趣和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