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探讨
【作者】 邓 洪
【机构】 四川省珙县第一高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体系改革已经逐步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进行推进,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拓展和创新,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本文综合高中物理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相关策略展开探讨,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现象,打造仿真物理环境,同时营造共同进步的互动性教学体系,这不仅可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策略
现代化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与教学体系的融合,打造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渠道以及教学手段,这不仅可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可以迎合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习惯以及相关规则。合理地进行实验教学创新,因此本文则是以理论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为依托,阐述了高中物理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同时综合教师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以及课题研讨,整合出了以下几种方式落实信息化实验教学。
1、强调信息技术和物理实验的整合,增强学生探究欲望
首先从高中物理教学的知识体系角度来讲,其中涵盖了大量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但是整体的教学难度有所提升,知识量加大,同时也向物理科研的纵向领域进行拓展,大量的物理实验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但是传统的教学习惯导致部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依旧局限在教材案例讲解以及教师模拟方面,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整体流程以及具体现象掌控不够全面,理解深度不足将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高中物理实验的整合,最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物理实验成为以学生主观意识为依托,自发开启的行为,同时物理实验过程中大量不可具象化的实验现象,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实验的整体逻辑。而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讲,可以依托当前的多媒体电脑仿真模拟,将无法用肉眼探究的现象展现出来。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行星的运动》时,其中涉及了较多的天体运动现象,但是由于宇宙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天体运动现象的实际认知,那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仿真模拟图像或者视频,为学生详细地展示不同天体运动的轨道和规律。这种方法强调将慢动作拉长、将细节放大、将巨大的现象细化,并且通过智能化语音提示的方式展现客观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规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也可以将无法展现出来的物理实验去强化,将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媒介。
2、强调信息技术和实验环境融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本身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大量的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过程。但是从物理研究的角度来讲,物理规律若无法在不同条件以及不同地点进行呈现,那么则无法被承认。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通过物理实验室以及课堂来展开实验,这种方式会导致物理实验的环境具备较强的一致性,部分物理现象无法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证实。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认知,还会导致物理实验兴趣逐渐下降,而较为单一的仪器和物理学院道具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能动性的意愿,从而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环境的优化,不仅可以打造多个不同的物理实验条件,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万有引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关于“平抛物体运动”主题的物理实验。常规的实验会在课堂上和实验室来完成,但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可以通过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来进行动态模拟。其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可以通过仿真立体模型将物体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各项受力、引力的变化规律。而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开展物理实验,比如调整实验环境中的风力、空气湿度、温度,实验场景中的其他影响因素。这种方式能够打造多变的物理实验环境,同时也不必惧怕学生破坏实验道具,依托软件便可以进行自主观察和模拟。另外软件也可以提供物理实验观察、归纳、总结、撰写报告、互动讨论的平台。不仅可以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物理实验,更可以归纳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感想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可以树立正确的物理探究价值观。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强化师生互动质量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依托教材和教师的经验来展开实验,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传递正确的物理理念和相关知识点,但是教师成了知识讲述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地听讲,进行背诵,或者单纯地观察教师的物理实验过程,逐渐成了学习工的工具人。不仅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更会降低课堂活跃度,组织师生互动。
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资源整合,首先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例如当前在教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中学物理教室、中学物理之友、高中物理教研网、物理教育资源网等,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资源作为备课、优秀案例讲解的重点资源;另外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的网上资源体系和学习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其中有利于师生互动的主要优势在于学生掌握了教师未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实验来进行总结,然后和教师进行讨论和分享,教师再从专业的角度以及常规教学的角度给予建议和意见。比如在学生学习《电路及其应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便可以通过网上资源进行案例分析。当前智能化电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电器的电路连接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中的细节调控将决定了电器自身的使用稳定性。从网上资源获取生活中常见的电气电路连接方式以及改造方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不断进行互动性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具备可行性,其中强调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现象、实验环境、资源整合方面的应用,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不仅可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能够起到良好辅助。
参考文献:
[1]李厚喜.探析信息化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2):89-90.
[2]许弘泽.核心素养视域下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3]王丽岩.高中物理线上实验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策略
现代化教学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与教学体系的融合,打造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渠道以及教学手段,这不仅可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可以迎合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习惯以及相关规则。合理地进行实验教学创新,因此本文则是以理论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为依托,阐述了高中物理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同时综合教师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以及课题研讨,整合出了以下几种方式落实信息化实验教学。
1、强调信息技术和物理实验的整合,增强学生探究欲望
首先从高中物理教学的知识体系角度来讲,其中涵盖了大量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但是整体的教学难度有所提升,知识量加大,同时也向物理科研的纵向领域进行拓展,大量的物理实验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但是传统的教学习惯导致部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依旧局限在教材案例讲解以及教师模拟方面,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整体流程以及具体现象掌控不够全面,理解深度不足将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高中物理实验的整合,最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物理实验成为以学生主观意识为依托,自发开启的行为,同时物理实验过程中大量不可具象化的实验现象,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实验的整体逻辑。而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讲,可以依托当前的多媒体电脑仿真模拟,将无法用肉眼探究的现象展现出来。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行星的运动》时,其中涉及了较多的天体运动现象,但是由于宇宙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天体运动现象的实际认知,那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仿真模拟图像或者视频,为学生详细地展示不同天体运动的轨道和规律。这种方法强调将慢动作拉长、将细节放大、将巨大的现象细化,并且通过智能化语音提示的方式展现客观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规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也可以将无法展现出来的物理实验去强化,将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媒介。
2、强调信息技术和实验环境融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本身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大量的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过程。但是从物理研究的角度来讲,物理规律若无法在不同条件以及不同地点进行呈现,那么则无法被承认。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通过物理实验室以及课堂来展开实验,这种方式会导致物理实验的环境具备较强的一致性,部分物理现象无法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证实。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认知,还会导致物理实验兴趣逐渐下降,而较为单一的仪器和物理学院道具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发挥能动性的意愿,从而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环境的优化,不仅可以打造多个不同的物理实验条件,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万有引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关于“平抛物体运动”主题的物理实验。常规的实验会在课堂上和实验室来完成,但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可以通过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来进行动态模拟。其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可以通过仿真立体模型将物体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各项受力、引力的变化规律。而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开展物理实验,比如调整实验环境中的风力、空气湿度、温度,实验场景中的其他影响因素。这种方式能够打造多变的物理实验环境,同时也不必惧怕学生破坏实验道具,依托软件便可以进行自主观察和模拟。另外软件也可以提供物理实验观察、归纳、总结、撰写报告、互动讨论的平台。不仅可以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物理实验,更可以归纳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感想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可以树立正确的物理探究价值观。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强化师生互动质量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依托教材和教师的经验来展开实验,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传递正确的物理理念和相关知识点,但是教师成了知识讲述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地听讲,进行背诵,或者单纯地观察教师的物理实验过程,逐渐成了学习工的工具人。不仅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更会降低课堂活跃度,组织师生互动。
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资源整合,首先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例如当前在教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中学物理教室、中学物理之友、高中物理教研网、物理教育资源网等,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资源作为备课、优秀案例讲解的重点资源;另外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的网上资源体系和学习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其中有利于师生互动的主要优势在于学生掌握了教师未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实验来进行总结,然后和教师进行讨论和分享,教师再从专业的角度以及常规教学的角度给予建议和意见。比如在学生学习《电路及其应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便可以通过网上资源进行案例分析。当前智能化电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电器的电路连接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中的细节调控将决定了电器自身的使用稳定性。从网上资源获取生活中常见的电气电路连接方式以及改造方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不断进行互动性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具备可行性,其中强调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现象、实验环境、资源整合方面的应用,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不仅可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能够起到良好辅助。
参考文献:
[1]李厚喜.探析信息化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2):89-90.
[2]许弘泽.核心素养视域下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3]王丽岩.高中物理线上实验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