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作者】 罗艳萍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关于“游戏”与“教学”有许多人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用游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学就是游戏;或认为它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其之间的关系。游戏化教学在教育实践在中有哪些运用呢?本人根据实际教学实践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关键字: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环境
实践表明,幼儿的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富含游戏性因素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游戏设施,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应该注意设施的安全。同时合理利用墙面、地面等,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科学的生活教学环境。幼儿园的室内设施应该展现温馨、宽松的一面,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放心的玩耍与学习。例如在室内的墙壁上贴上各种卡通小动物的图片,画上颜色绚丽的彩虹,彩虹下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等等。还可以将一些数字贴到墙上,让幼儿在每天的观看中,对数字更加的熟悉。构造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环境,将更有利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二、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教学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人教学,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创造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它常常会被由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由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另一种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
幼儿常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角色、情节的理解,从而生成新的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比如文学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幼儿生成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游戏。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幼儿常常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成策略,适时地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其关键仍然是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需要寻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教学和游戏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提升幼儿进行游戏的积极性
经过了一定的研究后表明,在游戏中表现亮眼的幼儿,其拥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采取单一化的游戏方式,只是让幼儿开展一些老旧的游戏,只遵照教育大纲的需求开展游戏,教学形式呈现出固定和单一性。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导致整个游戏过程变得一成不变,没有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课堂学习体验,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更具有活力的游戏,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形式,设计游戏道具,增强幼儿游戏活动的体验性。要想保证幼儿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设计好游戏活动,明确其中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将游戏形式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联系点为幼儿表现出来,真正发挥幼儿游戏化教学的作用。通过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设计一个趣味化的内容,将价值性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一种有利于幼儿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提升幼儿的课堂理解能力,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开展以“8以内的组成和分解”为课堂价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设计一个合适的游戏形式,将幼儿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暗含其中。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分西瓜的游戏,在游戏中,动物园中的饲养员阿姨需要为小兔子一家和小骆驼一家分西瓜,如果小兔子家分到了4个,那么小骆驼家也能分到4个,如果小兔子家分到了5个,那么小骆驼家就只能分到3个。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知道8个组成,初步打好幼儿的数学基础。
在幼儿园进行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轻松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总之,为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幼儿园应用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字: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环境
实践表明,幼儿的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富含游戏性因素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游戏设施,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应该注意设施的安全。同时合理利用墙面、地面等,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科学的生活教学环境。幼儿园的室内设施应该展现温馨、宽松的一面,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放心的玩耍与学习。例如在室内的墙壁上贴上各种卡通小动物的图片,画上颜色绚丽的彩虹,彩虹下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等等。还可以将一些数字贴到墙上,让幼儿在每天的观看中,对数字更加的熟悉。构造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环境,将更有利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二、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教学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人教学,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创造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它常常会被由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由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另一种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
幼儿常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角色、情节的理解,从而生成新的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比如文学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幼儿生成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游戏。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幼儿常常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成策略,适时地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其关键仍然是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需要寻求有效的整合策略,使教学和游戏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提升幼儿进行游戏的积极性
经过了一定的研究后表明,在游戏中表现亮眼的幼儿,其拥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采取单一化的游戏方式,只是让幼儿开展一些老旧的游戏,只遵照教育大纲的需求开展游戏,教学形式呈现出固定和单一性。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导致整个游戏过程变得一成不变,没有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课堂学习体验,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更具有活力的游戏,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形式,设计游戏道具,增强幼儿游戏活动的体验性。要想保证幼儿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设计好游戏活动,明确其中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将游戏形式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联系点为幼儿表现出来,真正发挥幼儿游戏化教学的作用。通过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设计一个趣味化的内容,将价值性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一种有利于幼儿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提升幼儿的课堂理解能力,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开展以“8以内的组成和分解”为课堂价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设计一个合适的游戏形式,将幼儿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暗含其中。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分西瓜的游戏,在游戏中,动物园中的饲养员阿姨需要为小兔子一家和小骆驼一家分西瓜,如果小兔子家分到了4个,那么小骆驼家也能分到4个,如果小兔子家分到了5个,那么小骆驼家就只能分到3个。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知道8个组成,初步打好幼儿的数学基础。
在幼儿园进行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轻松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总之,为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幼儿园应用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