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尝试

【作者】 戴雪交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落实,小学德育教学工作逐渐被国家重视起来。小学教师需要通过新型的对话教学的方式,推进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话教学的含义、对话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对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尝试。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德育教学;应用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决定小学教师需要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积极与其他学生沟通。学生在沟通中增进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感情、发现问题,促进小学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深受师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对话教学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需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前提,利用语言互动进行情感与知识上的沟通。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促使师生更了解对方的学习或教学目标和知识重点难点。有利于师生之间增进情感互动,学生的德育素养也得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高频沟通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跟随教师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这有利于推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进学生德育素质得以提升,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二、对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教师如果无法将学生看作与自身平等的地位,即便开展对话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故,在教学实际环节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师生共同融入集体中,师生在密切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主动性也提高了。为了促进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教师与学生沟通频率进一步提升。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功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问题方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我是谁”课程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增强对自身的认识,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将生活中的照片和自我介绍,制作成PPT的形式展现给其他学生观看。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配合PPT进行自我介绍,为了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为学生适时地插入符合学生性格的音乐,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自我介绍。学生在自我介绍过程中需要从姓名、自我承担的社会角色、喜欢的颜色等方面开展自我介绍,方便学生快之间速的掌握彼此的兴趣爱好。
  (二)提升学生的对话兴趣
  受性格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话参与度较低。教师为了促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对话教学过程中去,需要重点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增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度。在此过程中,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关键,教师需要通过具有趣味性的对话活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对话设计上,教师需要注意控制对话的难度,保证学生有能力在思考后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并且对话的内容需要围绕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最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参与到讨论中来。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偶像与榜样”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偶像和榜样的区别。本着这个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偶像是谁,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认为“某偶像唱歌很好听,所以喜欢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努力是他喜欢某偶像的原因”此类原因。教师适时的给予肯定,让人欣赏的优点吸引人们关注是正常的。当教师接下来问道“学生会以偶像为榜样吗”这个问题时,部分学生毫不犹豫的给予肯定回答,另外部分学生开始思考“偶像和榜样是否可以等同”最后学生给予否定的回答“偶像是具有被人欣赏的特质,但是榜样具有到精神层度的优秀人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肯定的同时可以给予一定补充“品德与才华共存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榜样应当是我们被对方人格和才华吸引,偶像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通过帮助学生区分偶像与榜样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性追星。
  (三)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
  在对话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想法。当学生表述自身的观点时,即便不恰当教师也需要避免斥责,需要尊重学生。但是尊重不等于一味地放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述说自己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教师需要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身错误,从而加以改正。
  例如,在学习“我学会了”课程内容时,教师在课中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本次课堂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学生a自信的站起来后做出搞怪的表情“我学会了上课说话”所有学生哄堂大笑。教师在此时沉静地看着学生a,渐渐的班级的笑声停止了,学生a有些羞赧的红了脸,教师在此时询问学生a“为什么说学会了上课说话”。学生a在教师平静的提问和班内安静的氛围中,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直接向教师表达了自己刚刚扰乱课堂秩序是错误的,并向教师道歉。为了给予学生a改错的机会,学生继续提问“你学会了什么”这次,学生a经过认真思考后回答教师“我学会了尊重别人是很重要的”教师对学生a露出欣慰的笑容,通过学生a的事情,教育班内学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学生a知错能改和敢于认错的行为给予赞扬和肯定。
  (四)科学设计对话教学环节
  对话教学分为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和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两类。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要求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总结向教师提问,教师需要积极的给予反馈。总体来说是双向的互动模式。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多向的互动形式,学生之间可以开展小组讨论,主要目的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常见的方式有演情景剧体会德育知识、开展朗诵活动歌颂优秀品德等等,这些形式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了德育教学形式,对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正向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不一样的你我他”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五人一组的小组,在特定时间内,讨论组内成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可以从性格、爱好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需要监督学生的课堂秩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当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言。保证学生开展了有效探讨。一组学生认为其和组内成员的性格比较相近,比较外向、乐观,但是爱好又不尽相同。可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需要利用对话教学的模式,推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的开展不同活动形式,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