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如何导入

【作者】 伍玉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私立育才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导入如第一次和人见面,先入为主的 首因效应,需要讲究策略,通过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的形式、手段,打造先声夺人的良好导入方式,使学生快速做好准备上课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为此,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对教学导入技巧予以总结,以便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技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一个好的导入就成功了一半,因为 在这一阶段,好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思 维活动被有效调动起来,将成为成功课堂的关键,我们不能忽 视有效的导入,因为这是不能用其他环节所代替的,一旦在导 入环节中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强烈的学 习动机,并能把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学习中去。那么,在小学 美术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呢?
  一 、借助游戏进行导入 
  小学生都是贪玩的,因此如果在小学美术的课堂导入中借助 游戏来进行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但是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老师一定要 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美术教学内容的兴趣。例如,在认识颜色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课堂导入,譬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找配对”的游戏,让学生将老师所展示的颜色进行颜色配对,比如老师展示的颜色分别有:深蓝色、浅蓝色、深绿色、浅绿色,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的理解来将这些颜色进行配对,比如学生可以将深蓝色和浅蓝色配成对,因为它们都是蓝色,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将深蓝色、深黄色和深绿色配成对,因为它们都是深色的颜色。 因此,在小学美术的课堂导人中,老师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儿歌导入美术教学 
  小学生都喜欢儿歌,也有的学生喜欢猜谜语,特别是低年 级儿童在学习中运用这样的方法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我在教 学《十二生肖——鼠》的内容时,让学生说一说你心中的老鼠 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回答问题与讨论,学生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背一背十二生肖有哪些小动物,再看看谁能 讲出关于十二生肖的小故事,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首儿 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猫来了,叽里咕噜滚 下来……”看谁能背出这首儿歌,伴随着轻松的节奏,同学们 一起打起节奏,《老鼠上灯台》的歌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种 导入让学生的学习很自然而和谐。
  三、创设情景导入法
  创设情景导入法是教师在导课时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课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之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课的学习。比如说我在《美丽的天空》这一课时,运用FLASH动画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创设了碧蓝的天空中有各种各样美丽的昆虫和飞鸟以及飞机和风筝还有大气球等….,还配有美妙的音乐旋律.这有趣的画面一出现孩子们一下震惊了,立刻感受到天空如此美丽,如此神奇的情境中…然后教师再用语言把学生的思维牵回到现实中来,师说:这是我设计的美丽的天空,下面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创设一个《美丽的天空》吧,看谁的天空与众不同的美丽呢?于是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投入到创设美丽的天空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快乐的绘画。创设的情景需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如果凭空想象脱离了学生实际,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负面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美术是快乐的。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四、故事导入
  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动人的讲述,总能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好的故事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第三册《大树的故事》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兔子种苹果树的故事。兔子辛勤劳动,种了一棵苹果树,树上结了好多好多青苹果。眼看苹果成熟了,狐狸就跑来欺侮兔子,它说:“这树是我的!”兔子向松鼠诉苦,松鼠说:“我有办法。”夜里,趁狐狸睡着时,松鼠就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再涂上红颜色。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苹果熟了,吃苹果啦!”它摘了一篮子苹果,然后“啊呜,啊呜”吃起来。“呸,呸!又辣又酸的苹果,真不好吃!”从此,狐狸再也不吃这棵树上的苹果啦……学生很快就进入故事情境中,在学习绘画的同时,还明白了“松鼠机智可赞,小兔勤劳可贵,狐狸狡猾可耻”的道理,可谓一举两得。
  五、实践导入法
  实践需要想象,实践也可以发展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想象更合理、更现实、更丰富。例如:《刻印的乐趣》一课可以这样设计导入部分:把被雕刻的物品装进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不让学生看到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上课时,让部分学生把手伸进袋子里触摸袋中的物品,让他们先感受触摸的是什么东西?怎样判别的?(是土豆,根据有形状和外皮来判断的)学生讨论后,把土豆拿出来让同学们轮流观赏。本来普通的一节课经过让学生触摸感受和观赏,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亲自试一试土豆到底能变成什么?老师相机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用土豆来做一方印章,哦,同学们会恍然大悟,原来土豆不光能吃,还可以用来做刻印的原料,真没想到啊!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中。
  总之,美术课的导入方法是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找准了切入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运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再辅以教师的艺术美感,我相信有了良好的开端一定会取得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