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美术社团活动的开展
【作者】 冯 娜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两路口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校园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开设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在加入美术社团时,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在实际活动中,美术社团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让社团活动难以发挥其真正功效。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课程活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美术社团的活动却走向形式化、利益化,正逐渐丧失艺术本源。对于如今的美术教育,还有太多的疑问,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理清思路,促进美术社团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总结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美术社团的定义
美术社团是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某一学科领域组成的活动团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它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术社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要办好美术社团,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重视教学质量,善于调动学生的极积性,使美术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
二、小学美术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团成员美术水平差异较大。小学美术社团的成员由于受专业、学历、美术素养等方面的限制,社团成员的美术水平差异明显,无基础或者少基础的成员占社团总人数的比例较大,使社团难以组织专业性和艺术性较强的活动。
第二,活动内容不足。在社团活动中,主要组织活动的内容就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海报,绘制一些基础图案等,艺术性凸显不足,组织的社团活动没有特色,无法吸引更多学生注意。
第三,社团管理不科学。由于学生自行管理社团事务,社团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导致社团组织松散,对社团成员缺乏约束力,成员对于社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社团成员流失严重。同时,美术社团对于美术的追求仅限于绘画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不愿意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大多数社团成员都对美术充满兴趣,但是并不愿深入研究,认为美术只是爱好,不会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深入学习上,一旦遇见困难就放弃,不能主动坚持学习,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成员的艺术水平。
?第四,策划活动不完善。组织一次成功的社团活动离不开前期精心的活动策划与组织、中期的实施过程和后期的总结。而提高成员的艺术素养更需要借助各种活动进行实践,缺乏完善的活动策划会严重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让社团活动缺乏整体性,不能调动参与者的热情,难以实现组织社团活动的意义。
三、小学美术社团活动开展的策略
1、有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低年级每班选拔了喜欢画画的学生,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的让他们从小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低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2、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低年级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接受比较正统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3、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
为了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美术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又可加强各组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各组的孩子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孩子是学习与活动的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孩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型、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通过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使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动。合作交流形式的美术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周一次的社团教学活动都少不了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美术社团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与理念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注入了新的方式,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4、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如果采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就会与美术课堂教学相近,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缺少美术活动应有的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我们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将有趣的、孩子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与比较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满了乐趣。
5、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赛活动。
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在培养孩子绘画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展示、比赛、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学期期末可以办一次展览,通过这些展示活动让孩子们从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各种美术活动要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内容各异,并且要缩短活动的周期,多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机会。
小学美术社团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开展美术社团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当然我们老师要作出很大的努力,要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课程活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美术社团的活动却走向形式化、利益化,正逐渐丧失艺术本源。对于如今的美术教育,还有太多的疑问,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理清思路,促进美术社团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总结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美术社团的定义
美术社团是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某一学科领域组成的活动团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它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术社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要办好美术社团,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重视教学质量,善于调动学生的极积性,使美术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
二、小学美术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团成员美术水平差异较大。小学美术社团的成员由于受专业、学历、美术素养等方面的限制,社团成员的美术水平差异明显,无基础或者少基础的成员占社团总人数的比例较大,使社团难以组织专业性和艺术性较强的活动。
第二,活动内容不足。在社团活动中,主要组织活动的内容就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海报,绘制一些基础图案等,艺术性凸显不足,组织的社团活动没有特色,无法吸引更多学生注意。
第三,社团管理不科学。由于学生自行管理社团事务,社团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导致社团组织松散,对社团成员缺乏约束力,成员对于社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社团成员流失严重。同时,美术社团对于美术的追求仅限于绘画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不愿意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大多数社团成员都对美术充满兴趣,但是并不愿深入研究,认为美术只是爱好,不会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深入学习上,一旦遇见困难就放弃,不能主动坚持学习,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成员的艺术水平。
?第四,策划活动不完善。组织一次成功的社团活动离不开前期精心的活动策划与组织、中期的实施过程和后期的总结。而提高成员的艺术素养更需要借助各种活动进行实践,缺乏完善的活动策划会严重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让社团活动缺乏整体性,不能调动参与者的热情,难以实现组织社团活动的意义。
三、小学美术社团活动开展的策略
1、有切实的学习计划。.
在低年级每班选拔了喜欢画画的学生,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的让他们从小接受绘画的系统训练;而大部分的学生则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注意以兴趣引导他们渐渐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低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2、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美术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美术之花。
低年级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接受比较正统的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3、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
为了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美术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又可加强各组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各组的孩子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孩子是学习与活动的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孩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型、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通过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使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动。合作交流形式的美术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周一次的社团教学活动都少不了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美术社团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与理念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注入了新的方式,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4、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如果采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就会与美术课堂教学相近,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缺少美术活动应有的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我们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将有趣的、孩子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与比较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满了乐趣。
5、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赛活动。
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在培养孩子绘画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展示、比赛、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学期期末可以办一次展览,通过这些展示活动让孩子们从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各种美术活动要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内容各异,并且要缩短活动的周期,多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机会。
小学美术社团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开展美术社团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当然我们老师要作出很大的努力,要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